打造“强引擎” 构筑“硬支撑”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2月08日 第 04 版 )
□记者 陈颖丹
重大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和“硬支撑”。2024年,我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深入实施“985”行动,全市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245个,总投资5673亿元,年度完成投资903.6亿元。
“两高一铁”建设快马加鞭,“定海号”盾构机开启穿山越海新征程;浙能舟山六横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正加快建设,为多元化新型能源体系构建夯实根基;国能浙江舟山发电厂三期建成投产,浙能六横电厂二期首台100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热度不降、力度不松、速度不减,为舟山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交通强基
畅通发展脉络
春节前夕,甬舟铁路建设依然如火如荼。在金塘海底隧道舟山侧海平面下50米深处,年轻的盾构机操作员正全神贯注地操作按键,吊车作业人员将一块块重达14吨的管片稳稳吊起,管片拼装工将一根根70多厘米长的螺栓用力加固。
去年10月22日,随着一声令下,“定海号”盾构机开始转动刀片,穿越海堤,由陆域段进入海域段掘进施工,这标志着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正式开启“穿海之旅”。
交通兴则百业兴。2024年,我市按照交通强省建设的部署,坚持大干交通、干大交通,高水平推进以甬舟铁路、甬舟高速复线、六横公路大桥“两高一铁”为代表的现代交通体系建设,不断打通开放发展的“任督二脉”——
甬舟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一隧三桥”全部开工,一条钢铁巨龙正在海上崛起;
甬舟高速公路复线建设如火如荼,一期金塘至大沙段完成年度投资任务,二期戚家山至金塘段也正紧锣密鼓地推进规划和前期工作;
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建设步伐稳健有力,双屿门、青龙门2座世界级大桥建设齐头并进……
建设世界一流强港,也离不开交通配套设施。2024年,我市重点航道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多个重大水运项目建设蹄疾步稳,全年共完成综合交通水运投资134.83亿元,居全省第一,推动“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项目加速跑——
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卸船泊位延伸工程获批对外启用,迎来全球首次“双40万吨世界最大矿船”同靠接卸;
虾峙门口外30万吨级人工航道扩建工程正式运行,条帚门30万吨级航道扩建工程一阶段口内段航道完成疏浚施工;
金塘港区大浦口集装箱码头能力提升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集装箱年吞吐量实现大幅跃升……
过去一年,我市以“交通强省”“海洋强省”建设为抓手,坚定不移地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发展,持续发力补短板、强基础、增后劲,为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提供了坚实的交通支撑。
能源蓄势
赋能发展升级
去年10月10日,浙能舟山六横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项目1号储罐建设现场,下紧转第4版▶ ▶上紧接第2版 面积约1个标准足球场的千吨储罐穹顶,在硬核科技的助力下被平稳吹升,与储罐承压环精准贴合。至此,该项目4座LNG储罐气顶升作业完美收官,储罐建设由此从土建阶段转入内罐安装阶段。
浙能舟山六横LNG接收站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千项万亿”工程和“绿保稳”工程的一部分。该项目计划建设4座22万立方米的储罐及配套设施,建成后年供气能力将达到84亿立方米,对保障浙江省及周边区域的天然气安全供应、助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聚焦新型海洋能源产业高地发展目标,2024年我市持续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着力构建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
浙能舟山六横LNG接收站一期项目、新奥(舟山)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LNG接收站三期工程、国投吉能(舟山)燃气发电有限公司2×745兆瓦级燃气发电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并加快推进光汇外钓油品储运基地、盛达油品储运物流基地等油品仓储项目,持续提升油品、天然气储运能力,推动能源产业升级。
同时,国能浙江舟山发电厂三期6号机组、浙能六横电厂二期工程4号机组接连投产,华能岱山1号海上风电项目建成并网,进一步提升了本地供电保障能力,蓄力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如今,我市已初步构建起集风、光、潮、氢、油、气等于一体的新能源产业体系,全国首个潮流能试验项目通过验收,海上风电场项目加快推进,氢能、甲醇等新型能源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
民生为本
厚植发展底色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既是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导性工程,也是重大民生工程。2024年,我市一批大民生领域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速推进。
去年12月18日,省“千项万亿”重大项目之一的普陀医院改扩建工程正式结顶。从开工到结顶历时474天,成为行业同等规模、同级别医院项目里效率最高的项目之一。
普陀医院改扩建工程总用地面积7577.11平方米,主体包括地下2层,地上主楼20层。项目计划打造集肿瘤中心、内镜中心、康复中心等于一体的现代医疗综合楼,可增加床位240个,助力普陀医院由三乙医院朝三甲医院升级,满足周边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同样关乎城市发展与民生福祉。2024年,我市以保障城市防洪安全、优化水资源配置、提升供水稳定性为目标,多个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关键项目取得了显著进展:加快建设一体化水利综合保障体系,实施本岛西北片、金塘片北部等海塘安澜工程,提升城区防洪排涝能力;优化水资源调配工程,推进建设虹桥水库至大沙水库隧洞连通工程、岑港水库扩容工程、岱山县磨心水库及河库联网工程等项目;加快舟山域外引优质水工程,建设大陆引水三期工程和嵊泗大陆引水工程……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眼下,交通、能源、民生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步履铿锵、高效推进,不仅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根基,为未来发展积蓄了强劲动能,更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让发展底色和幸福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