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庆中国年,浓浓文化气息

何区区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1月29日 第 02 版 )

  □何区区

  年节将近,各家各户都忙碌起来。农村里,准备年货是第一大任务,杀鸡宰鹅,打年糕,酿米酒;购买各种各样的年货,自家吃的虾蟹肉鱼,走亲戚的烟酒礼盒,送年用的糕点果品;还要置办一家人的新衣服、新行头,有孩子的家庭自然少不了买些烟花鞭炮,去银行兑换一些崭新的纸币当压岁钱。这是中国传统的习俗,也是中国人特有的人情,每个家庭都少不了,这样才算洋溢着过年喜庆的气氛。

  时代在变化,我们过年的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如近年来文化过年的气息越来越浓。如今,物质生活相对比较丰富,对于吃喝等物质享受的那一类方式,已没有多少人像过去在物质贫困年代那样感兴趣了。那么,过年时适当增添一些文化的氛围,让家里充满一些文化的气息,也许能够让我们的年,过得更温馨有味,也更有意义。

  过了一年,到年底家里肯定要进行一番洒扫庭除,这就是所谓“廿三祭祭灶,廿四掸掸尘”的传统习俗。现在,不少家庭都有文化,家里少不了有一些书柜和平时积攒起来的书籍。平时工作忙,没心思打理,过年的时候,将随意摆放的书籍拿出来掸掸灰,晒晒太阳,整理一番,有想看而没看的,正好趁着假期翻一翻。另外,带着孩子去书店逛逛,购入几本心仪的书,已逐渐成为很多家庭的选择。

  现在各地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等都很多,而且造得非常漂亮,里面的藏品也琳琅满目。春节期间,这些公共场所一般都是对外开放的,去这些场馆走一走,看一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另外,有些家庭也早已策划安排好了,趁着春节,带着家庭成员,去本地的某个旅游景点打打卡,或到外地的文化名城、名胜古迹、文化古镇游玩上几天,放松一下心情,开阔自己的眼界,增加一些人生阅历,也是一种新的过年方式。

  城镇的居民大都住在小区里,公寓的外观格局和样式往往差不多,如果我们在过年的时候,适当加以装饰,那么你的家就会显得与众不同,也给家里增添过年的气氛。比如在大门上贴一副喜庆的对联,可以到文化用品商店买副印刷好的对联,当然也可自己拟。如能自己拟一副对联,那肯定比现成的要好,要贴切,更能表达自己对新年的美好祝福和内心的愿望,而且更充满文化气息。如果你是一位书法爱好者,哪怕已经很久没有练笔了,但相信自己的字大致过得去,那么希望在过年时,拿起你的毛笔,展现一下自己的才艺,那对这副对联来说,更是锦上添花。与商店买来的对联相比,我觉得自己写的对联更珍贵,更有意义,也更鲜活。

  除了写对联,还可以去买一些红纸来,自己动手剪窗花。现在网络非常发达,窗花的纸样随处都能搜到。按照图纸的样式,和孩子一起剪几幅窗花,中国结、红灯笼、大喜字,雪花、牡丹、鞭炮等图案,贴在客厅、阳台的窗户上,再在室内或在防盗窗挂几盏会亮的红灯笼,家里顿时充满节日喜庆的气氛,楼下的行人抬头就能看见,新年的气息从你家的阳台、窗户上就透露了出来。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也为过年增加了更多的传播文化的条件。譬如,从网上下载几部好的电影,供自己在休闲的时候观看;收录几首好歌或者轻音乐、经典音乐,在新年的时候在家里通过音响放一放,顿时,我们就会沉浸在愉悦的气氛中。

  现在的我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离不开微信了。它是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也是人与人相互联系的重要途径。过年的时候,我们很多人对自己亲人、朋友、同学,单位的领导、同事、客户等等,都有发新年祝福语的习惯,以增进感情,在新年请对方给予关照。这也是文化过年的新形式。但我们平时看到的微信,大多千篇一律、人云亦云,如果你能运用自己的文化知识和写作技巧,拟出一二条新鲜别致、充满创意的祝福语,一定会让对方留下深刻印象,真正起到新年祝福的效果。

  我相信,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文化的不断进步,科技事业的日益发展,春节,这个中国传统的节日,一定会在新的时期,增添更多新的内容,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