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谋治”新路径 全力守护冬季海上平安

虞嘉鹏 王浩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1月16日 第 04 版 )

  嵊泗公安开展冬季行动相关巡查

  □虞嘉鹏/文 王浩/摄

  年终岁尾,寒潮大风频繁侵袭,大量渔船汇聚,为全面加强冬季渔船管控力度,夯实沿海治安管控,嵊泗县公安局围绕提升新时代海上“枫桥经验”,立足自身主责主业,以“冬季行动”为牵引,结合海防工作站综合治理,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强化港船管理措施,深化涉海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有效净化沿海治安环境。

  以“智”谋“治”,夯实涉海人口管理

  “有了‘自主申报码’,外地船员随我们一起出海也能更放心。”船老大俞师傅笑着对民警说。依托安居嵊泗“码上管”智慧应用场景,实时扫、实时登、实时掌握信息,同时围绕海防工作站,配合“大风警务”,强化“警渔共治”,压实船老大主体责任,提前引导船员、雇工通过手机端一键申报,双向发力推进流口信息全面采集,实现“远程式”数据采集。行动以来,已累计处理数据7000余条。

  嵊泗公安还积极探索“科技管人”常治长效,利用“浙渔安”“舟山精密智控”等信息化平台强化动态掌握,对船东、船员统一管理、快速查询,严密把控港船底数管理,夯实海上人口管理基石。

  信息赋能、多元共治、精细服务……依托实有人口管理,涉渔治理措施正一一细化落实。近日,一批外省籍鳗苗捕捞渔船进驻菜园海域,嵊泗公安创新“管船主、控源头”的模式,以“智治海岸”为牵引,强化“桁地”管理,将庞大的鳗苗船群体“切割”成以“桁地”为中心、“渔船”为导向的“小网格”,从源头强化海上流动人口管理,避免“桁地”抢占纠纷。

  以“新”谋“治”,多元止纷涉海矛盾

  面对海上船多人杂的情况,矛盾纠纷如何调?“涉海矛盾化解的重心不仅在岸上,也在海上。”“三渔调解室”的负责民警何远峰介绍道。近来,嵊泗公安坚持“海上吹哨、纠纷拦截、逐级化解”的涉渔纠纷调解综合机制,联合构建渔港、船泊、海上网格风险隐患的排摸体系,多渠道、多触角广泛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精准绘就海上矛盾风险“民情地图”。

  “大家都一起在海上捕鱼,都各退一步!”在菜园派出所“三渔调解室”,民警正在调解一起涉渔劳资纠纷。为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民警及时介入协调化解,联动乡镇、渔政、司法、律所,协同劝说、精准调解,终使双方握手言和,及时消除风险隐患。

  嵊泗公安还探索“海上拒马”新型调解模式,邀请外地渔民加入海上调解队伍,利用地域及人际优势开展调解,深入参与用工欠薪、海上工伤等矛盾隐患的一线化解,构建多边共管共商共调机制。截至目前,已摸排渔船250余艘,调解涉海矛盾纠纷40余起。

  以“严”谋“治”,筑牢海上安全防线

  近日,在青沙狗菊套船厂,三十余艘“三无”船舶和不符合技术标准规范的接驳船叠堆在一起,执法人员对船只进行清点、核验、登记,随着大型抓机举起铁爪落在船上,一艘艘船只被拆解。嵊泗公安始终坚持“严”字当先、露头就打,充分联合各涉海部门,发挥执法优势,对“三无”船舶、非法捕捞等海上违法行为清理取缔、严查严治,切实维护海上安全防线。去年以来,积极联合海事、海警、渔政等部门开展执法协作,全年已累计拆解纳管船只、“三无”船舶220余艘,开展专项检查50余次。

  “我们可以帮助协调场地、时间,不要因为小事伤了和气。”嵊泗公安深化网地、海蜇场、码头等涉渔场所的管理巡查,结合东海渔嫂、离岛义警等群防群治队伍打造“东海巡渔队”,开展叠加式、全时空、立体化的巡逻防控和集中清查,切实强化震慑、宣传引导,从源头压降涉渔场所矛盾。

  同时,嵊泗公安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打防管控体系,以“小船码头—中心渔港—大鱼岙新码头”为重点,联合涉海部门互通线索信息,精准研判,切实消除隐患苗头,有力维护辖区海上治安平稳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