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小步快跑令人暖心又安心
白鹭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2月27日 第 04 版 )
海客谈|白鹭
从今年11月1日起,我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1110元提高到1145元,低保边缘户发放的生活补助为新低保标准的20%,即从原先的222元相应提高到229元。12月11日《舟山日报》上的这条“暖新闻”给全社会平添了一丝暖意。
35元钱,对于很多人来说只不过一包烟而已,但对于困难家庭来说往往就是一天的伙食。同样一笔钱,对于不同人群意味着不同的“含金量”。相比于“加工资”带给人们的喜悦,“提低保”让困难群众体验到的快乐指数显然更高。自2019年以来,我市已6次提高低保标准,7年间增幅达59%。低保标准小步快跑,“跑”出了全社会共享发展成果的获得感,也“跑”出了弱势群体实现共同富裕的自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经济发展越是承压前行,民生工作越要抓紧抓好。守好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这条民生保障的底线,不仅关乎困难人群的生活境遇,也决定着整个社会共同富裕的成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我市按照“系统规范、平稳有序”的原则,稳步推动最低生活保障等各类救助保障标准持续增长,仅今年1~11月就支出城乡低保资金约1.02亿元,累计发放低保边缘生活补助约290.88万元。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让弱势群体“年年有余”,使广大民众“皆大欢喜”,这无疑为高质量发展夯实了稳定根基。
近年来,舟山海洋经济发展如火如荼,在诸多领域连年领跑全省,百业兴旺更为城乡居民创造了丰富的就业增收机会,让老百姓过上了越来越红火的幸福生活。但与此同时,仍有少数困难群众难以凭一己之力发家致富,有的因病患负担沉重,有的因身有残疾力不从心,实可谓不幸的家庭各有其不幸。所幸,政府有担当,社会有温暖,困难群众从来不是孤独的夜行者。我市注重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分好蛋糕,坚持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逐年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牢牢守住了共同富裕“一个都不能少”的底线。
越是在全社会越来越好的发展形势下,各级政府部门越是要注意倾听少数困难群众的合理诉求,不断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而在持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断加强兜底保障的同时,还要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慈善事业、实施精准帮扶,让困难群众得到全方位、多渠道的爱心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