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一人登记、多人入住”乱象 堵住各类安全管理漏洞

普陀山警方对网约房筑起“电子篱笆”

俞怡至 夏毅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2月26日 第 02 版 )

  □记者 俞怡至 通讯员 夏毅

  本报讯  近日,在普陀山某家网约房民宿,一名未办理入住登记的男子,试图在凌晨时分潜入该网约房楼层。普陀山公安分局在该网约房布设的大数据模型立即感知到异常,自动筛除了已上传登记信息的入住人员,迅速锁定该男子。值班民警一键调取人像抓拍机周围的所有视频图像,确认该男子为违规入住后,立即通知该网约房经营者进行整改。

  “以前我们很难准确掌握每个房间的入住人员真实情况,现在有了公安大数据模型,我们经营管理起来就更省心,也更放心了。”普陀山某网约房经营者贾先生说。

  据了解,目前普陀山和朱家尖共有2420家网约房民宿经营户、2.23万余个房间,占全市网约房房间总数近88%。网约房因其性价比较高而受到许多游客欢迎,也有效提升了我市旅游总体接待能力。但是,由于前期管理工作缺乏整体统筹,相关职能部门各自为战,对网约房违规经营行为缺少有效制约惩戒措施,治安、消防、犯罪等问题相对突出。特别是网约房“一人登记、多人入住”的现象屡见不鲜,带来了不小的安全隐患。

  去年以来,普陀山公安分局依托“智慧警务”建设,聚焦网约房实名登记难、隐患排查难等问题,探索试点实行大数据智治模式。加密辖区网约房周边前端感知设备,在楼道里安装了感知设备和监控探头,对每个房间周围划定“电子篱笆”,一旦有人踏入,便会立即感知。这套大数据模型的运用,有效破解了网约房管理方面的诸多难题。

  近年来,普朱管委会探索打造“党政牵头、部门共治、行业自治、平台协同、数据赋能、闭环处置”的“普陀山·居”网约房管理体系,在网约房集中区域,由公安、市场监管、消防、行政执法、卫生等部门抽调力量常态化入驻共治服务站,专班化开展受理审查、信息发布、“一站式”检查等服务事项。

  普陀山警方还在辖区网约房业主群内开设了电子管家服务,实现线上回应24小时“不打烊”。今年以来,共在线提供咨询帮助230余次、调处矛盾纠纷19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