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携乡村共进 绘海上画廊
“四好农村路”这厢好风光
石艳虹 江婵 孙银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2月24日 第 03 版 )
本稿图片由舟山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记者 石艳虹 通讯员 江婵 孙银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作出“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批示十周年。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市农村公路建设从“村村通公路”的初始标准提升至“修一条路、筑一路风景、富一方百姓”。富有海岛韵味的“四好农村路”体系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一道独特的风景。
初夏时节,风车公路闪亮登场,游客纷至沓来,听风、观海、赏花。错落山脊间、串起16个风车露营地的最美风车公路成了游客打卡胜地。自此,东海百里文廊2.0版的大幕徐徐拉开。8月,“云顶仙乡”正式对外开放,改造提升道路15条,打通断头路4条,全长43.9公里的云顶公路一路好风光。美景更激活了周边乡村特产售卖、餐饮服务、休闲娱乐等各种资源,一亮相便荣登全国“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名单,成为全省首批交旅融合优秀案例。
十月金秋,新建成的毛北线新城段和“星海公路”竺家尖支线再度惊艳众人。这段“海上画廊”如同两条灵动的彩带,将竹径通幽、文化景墙、露营基地、龙吟亭等景观一一串联,使毛竹山村成为新城区域的新地标、市民和游客徒步赏景的新去处,助力毛竹山村打造“和美乡村”。
在嵊泗花鸟岛,总投资2500万元的码塔线改扩建工程完工,以此为依托形成的山海游览轴,谱写“公路+旅游”发展新篇,构建花鸟岛以海岛风情和灯塔文化为核心的旅游风貌格局,结合婚旅、露营、康养等多元业态,让浪漫和致富“甜蜜黏合”,爱情和经济“携手升级”。
以路为媒,“云顶问茶”“拱琼台”“风车公路”等高质量农村公路,不仅满足了群众出行、赏景的需求,还为偏远村岙发展、村民致富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畅通了农产品外运销售的渠道。今年,我市通过承办2024“一带一路”国家驻华使节自行车系列赛(舟山站)等大型赛事活动,开发古迹研学、非遗传承等个性化线路,累计吸引市民游客超230万人次,为沿线乡村带来大量客流,仅东海百里文廊沿线区域电商销售额就超过6000万元。
全省首批“十大最美农村路”的普陀区螺塘线是我市发展最为成熟的“风景致富路”。沿途的村落、茶田、海滩等因路而美。山海相依的美丽风景,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在此建设民宿、房车营地等,形成了特色产业集群,每年吸引游客达100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1.8亿元,打造了乡村共富的新引擎。
岱山黄大线因其沿线拥有中国海防博物馆、鹿栏晴沙景区、东海郊野公园、北峰山景区、上船跳等历史、人文、自然综合资源,在一众海岛农村公路中“出圈”。这条旅游交通内循环线,可满足市民游客短途游、自驾游、徒步、骑行等多种需求,既可“City Walk”又可“Grand Tour”,一体推动岱山本岛民宿、休闲旅游、渔农特产等产业发展。
十年耕耘,厚积薄发,舟山交通亮出了“四好农村路”2.0版建设高分答卷:今年完成单车道提升改造126公里,新改建25公里,大中修147公里。农村公路PQI优良中等路率89.63%,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实际比例达100%,均居全省前列,普陀区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岱山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舟山成为省内第二个“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全覆盖的地市。
“四好农村路”建设任重道远,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舟山交通加强顶层设计,出台《舟山市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2.0版高水平打造“海上画廊”美丽公路体系实施方案(2024~2027年)》,推动实施“1+4”工作体系,即创建“海上画廊”美丽公路品牌,实施农村公路“畅、安、智、享”四大提升工程,力争到2025年,实现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比例达到100%,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比例达到97%,安全精细化管理覆盖率达到100%,畅达、平安、智慧、共享的“四好农村路”2.0版建设卓有成效。到2027年,符合条件的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比例达到100%。
“以路画廊、以廊定画、路路相连、廊廊相通”的“海上画廊”正翻山越海,盘山穿岙,向远方不断延展,“交通+文化+生态+旅游+共富”的融合发展新路也正越走越宽。在“交农共荣”“交旅融合”的双重推动下,舟山必将催生海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为我市夺取海上花园城市建设更大成果、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和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