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改革 全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集团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2月19日 第 04 版 )

  □舟山市新闻传媒中心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主流媒体的融合改革,不断迈向深水区。舟山市新闻传媒中心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全会精神,围绕“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目标任务,深化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改革,全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集团,为舟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积极贡献媒体力量。

  一、深化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

  聚焦新闻宣传主责主业,驱动传播手段“三驾马车”协同并进,全力推动全媒体传播体系重塑。一是推进核心采编体系一体化。进一步优化“采编一体、统采分编”的采编体系,调改体制机制,深化推进采访端供稿机制革新,强化编辑端靠前协同,着力构建以保障时政新闻和重大主题报道为重点的核心采编体系,有效提升采编体系运行质效。二是推进新媒体端提质增效。坚持移动优先,做大做强新媒体端大事业部,以“扁平化+平台化”的运作模式,实现“竞舟”新媒体内容运营一体化运行;全面落实新媒体首发制,有效激励高质量内容在新媒体首推,形成在“竞舟”通读舟山的竞争力;坚持“本地+民生+服务”理念,创新新媒体内容和服务形式,深化打造新媒体端特色IP。三是加速推进传统媒体平台转型。完善大屏端大事业部运行机制,推进大小屏融合互动;构建纸媒端内容运营一体化运行机制,推动实现《舟山晚报》市场化深度转型;深化广播事业部机制改革,发挥独特品牌优势,重塑传统媒体平台影响力。

  二、全力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

  不断创新主流媒体话语表达,聚力加强优质内容生产,着力提升新闻舆论“四力”。一是做好重大主题报道。今年以来,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重大主题和“985”行动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强化团队力量和机制保障,精心策划推出“‘镇’在出发”等20多个系列融媒体主题报道及新闻行动,提升培育《舟山新观察》等一批优质栏目,刊播各类报道2000余篇次,全网联动引起较好反响。同时,整合做强《问政舟山》《新区聚焦》等建设性舆论监督平台,舆论引导有力有效。二是以更大力度挺进主战场。聚焦移动互联网主阵地,发挥全媒体平台资源优势,深入挖掘舟山特色题材,打造系列融媒品牌,持续创作高影响力的融媒产品和“现象级”优质爆款。今年以来,已推出“最美舟山”系列品牌短视频176个,全网流量累计破1亿;推出全网流量破百万的正能量爆款作品239条、破亿作品7条,其中“沈华忠救援事迹”融媒报道全网流量破10亿,以大流量激荡了主旋律。三是全力讲好舟山故事。加强与省媒、央媒的对接协作,有力推动城市形象“出圈出彩”。今年以来,中心稿件在省级以上媒体平台录用超1600篇次,其中央媒平台180余篇次,电视、广播、新媒体外宣成绩持续保持全省前列,1件作品入选中宣部月度“全国省级媒体十大好报道”。同时,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参与打造“in舟山 连世界”等国际传播活动,面向世界发出强劲“舟山好声音”。

  三、切实加强改革保障能力建设

  着力构建高效有力的改革保障体系,全面提升整体内生动力与凝聚力,为融媒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是深化党建引领。深入开展“五型”模范机关创建,培育打造9个个性化基层党建品牌,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动力;完善激励机制,逐步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集团员工岗位职级管理和晋升体系,推动建立统一的绩效体系,激发员工积极性和进取心。加强人才招引和“融媒先锋”培养力度,建立与浙江传媒学院人才共建机制,选拔提任一批优秀年轻干部。二是强化产业保障。完善“事业产业同步发展、产业反哺事业”的运行模式,聚力推动传媒文化产业深度转型,拉长宣传合作、策划活动等优势产业链,积极拓展数智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新市场。同时,强化管理和技术赋能,提速降本增效,减少运行成本支出,完善产业联动机制,推动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进一步做大做强新型传媒集团。三是确保各项安全。强化内容与技术双重安全,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深化安全播出保障能力提升年行动,确保安全播出、网络安全、保密安全、印刷安全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安全等各项安全工作,完善党报发行保障机制,确保融媒事业稳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