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凝心聚力 开拓创新 奋力书写改革开放新篇章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2月19日 第 04 版 )
□舟山市大桥建设管理中心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出重要战略部署。市大桥建设管理中心深入贯彻全会精神,聚焦大桥建设、桥梁数字化、三支队伍建设三项重点工作,出改革实招、见改革成效,推动改革行稳致远。
一、思想筑基,学懂弄通悟透全会精神,凝聚团结奋进行动共识
中心作为承担我市大型跨海桥梁建设管理的重要部门,牢记嘱托、勇于担当,全力做好跨海大桥建设和管理工作。
一是深学细悟全会精神,牢记嘱托强化责任担当。中心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严格管理、优质服务”的嘱托,并与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一体学习、贯通执行,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陆连岛工程、交通强国等重要论述上来,主动融入全市发展大局,从已建成通车的舟山跨海大桥、舟岱跨海大桥,到正如火如荼建设中的甬舟高速公路复线、六横公路大桥和甬舟铁路项目,坚决扛起大桥建设和管理的重任,一任接着一任干,充分展现新时期大桥铁军的使命与担当。二是坚守安全生产底线,驰而不息筑牢平安大桥。今年是舟山跨海大桥通车15周年,中心以市级大桥安全运维领导小组为总抓手,全力保障大桥在暑期大流量、节假日、恶劣天气等情况下的安全畅通,今年暑期单日最大流量7.43万辆次,国庆单日最大流量10.18万辆次,严重拥堵公里/小时同比下降85%。特别是今年国庆前在金塘服务区利用闲置防疫功能区开辟免通区,一举破解了节假日免通政策下先下高速再进服务区产生扣费纠纷的历史问题,广受游客好评。三是聚焦交通强国建设,数智赋能助推改革攻坚。对照交通强国、交通强省建设目标,中心抢抓数字改革机遇,创新构建智慧桥梁管理平台,对现有9座跨海大型桥梁实现健康监测及运营数据互联互通。同时加快平台整合,探索管养一体化、智慧平台再开发、科研与产业协同培育等课题,合力推动“数治大桥”向“数智大桥”转变。
二、项目为王,攻坚克难抓好改革落实,激发锐意进取干事激情
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理念,切实把精神伟力转化为实干动力、攻坚能力和发展活力,推进“985”行动落地落地、开花结果。
一是挂钉作战、全力以赴抢抓甬舟高速公路复线一期进度。中心充分履行甬舟高速公路复线一期实施机构职责,抢机遇、破常规,实现项目提前全面开工。特别是成功争取到政策性资金,项目资金落地成效明显,减少了地方财政压力,实现了跨海大桥建造资金最优。截至11月底,累计完成投资32.75亿元,占总投资的30.5%。二是自我加压、改革创新推进甬舟高速公路复线二期前期工作。甬舟高速公路复线二期是我省首个特许经营模式交通项目,围绕2025年9月开工目标,中心坚持改革破题,行动破局,各项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项目成功纳入交通强国试点项目并取得批复意见;特许经营方案编制审核取得关键节点成效;工可方案获交通运输部认可。三是高效协同、多管齐下助力六横公路大桥项目。以中心选派12名干部为班底组建的六横公路大桥二期项目指挥部,攻坚克难、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连续突破多个重要节点,双屿门大桥稳步推进塔柱、锚碇施工,青龙门大桥全面推进塔柱、承台施工,截至11月底,总体形象进度完成约37%。
三、党建引领,刀刃向内破解发展难题,持续增强改革内生动力
坚持党建创新引领,锚定三支队伍建设,提能力、强作风、求实效,持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是党建赋能,推动党建业务双融双促。牵头成立“舟山市公铁合建项目联合委员会”,构建“三联三共”党建新模式,打破属地政府、实施机构、项目公司间政企沟通壁垒,持续放大“公路+铁路”协同推进的工作合力,全力推进机关党建工作与中心重大项目建设有机融合。二是固强补弱,持续优化干部人才队伍。创新设立“舟山大桥·先锋论坛”,以“学术荟”“精锐谈”“青年说”“工匠魂”为重点,成立甬舟高速公路复线一期、二期,政策研究和宣传、数治桥梁4个专班,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养。联创共建“两高一铁”项目技术专家和施工队伍6800余人,开展劳动竞赛,加大科技攻关,提升劳动者队伍技能。三是正风肃纪,不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纪检监察监督责任制和党委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及廉政承诺书。通过“五个一”行动、循迹溯源活动、“互看互学互帮”活动等形式,不断提升党员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廉洁意识,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