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文化味 乡村就灵动
明德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2月09日 第 02 版 )
海客谈 明德
“文化特派员,赞!”为期两天的2024岱山县基层群众文化展演暨文化集市活动日前举行,省市县三级文化特派员集体亮相,“蓬莱有礼”特色伴手礼打造、“军港+”特色文化品牌宣传推介等海岛特色文化品牌项目闪亮呈现,让前来“赶集”的市民在家门口享受了一场乡村文化盛宴(据《舟山日报》11月23日报道)。文化特派员制度施行半年来,岱山已有50余个海岛特色品牌项目落地生根,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
没文化,真可怕。这对一个人来说是如此,对一个社会来说也同样适用。一旦成为“文化沙漠”,乡村就会缺乏精气神、缺少吸引力,渔农民物质富足、精神富有也就无从谈起。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文化特派员的使命,就是要通过下基层“种文化”,让乡村灵动起来,村民振奋起来。
文化特派员驻点村社的文艺团队为大家带来了19个精彩节目,赢得市民的阵阵掌声。“原来岱山还有这么多有意思的文化知识,带孩子来看看,很长见识。”活动现场,被乡村文化惊艳到的市民还真不少。火热的生产劳动、鲜活的百姓生活,原本就是文化的源头活水,关键是要通过提炼、创作形成更高层次的精神食粮,反过来去滋润人们的心田。
一个人,可以带动一个团,助力一个村。文化特派员进驻乡村后,不仅村民的文化生活丰富了、沉寂的文化礼堂闹猛了,连原本寻常的农产品也有了文化创意,在市场上更受消费者青睐。彰显海岛特色,激活非遗传承,使得乡村不仅有简单的农家饭,还有浓郁的文化味,全域旅游也因此风生水起。可见,文化是魂,可以让乡村灵动起来;文化是宝,可以让村民富裕起来。
文化特派员通过短短半年的耕耘,已让岱山50余个海岛特色品牌项目落地生根,假以时日想必更将迎来开花结果。持续实施这项制度,让文化特派员成为乡村文化活动的主角主力,促进公共文化抱团全面发展,乡村文化建设一定会成为火红的事业。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特派员在“种文化”的同时,也在乡村这片广阔天地上收获颇丰。
文化积淀历久弥新,以文化人同样需要久久为功。打造海岛特色品牌项目不能见好就收,而要持之以恒,这就有赖于文化特派员制度的常态化、持久化运行,从而造就一支撤不走的“文化轻骑兵”。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强化激励机制,促成“人往基层走、力往基层使”的良好氛围,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争相扎根乡村“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