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些舟山版的国际标准
月湖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2月07日 第 03 版 )
海客谈 月湖
近日,国家认监委批复同意浙江自贸区舟山片区开展绿色修船国际认证试点。这意味着,舟山将“出产”相关认证标准体系,有望以中国(舟山)标准引领世界,进一步提升我国绿色修船产业在国际上的知名度、竞争力以及话语权(据《舟山日报》11月24日报道)。先前已有舟山油品仓储综合价格指数,今后又将有舟山绿色修船国际认证,诸如此类舟山版的国际标准多多益善。
世界贸易需要一系列国际公认的标准体系,这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下尤其重要。随着世界环保法规和碳排放要求的不断推进,船舶产业以及相关供应链产业都面临转型升级、碳核算等方面的要求,但还缺乏成熟的船舶碳排放相关标准体系,也没有绿色修船标准体系和相关认证。舟山能够抓住这一“空窗期”,将修船行业的市场和技术优势转化为国际性的制度、规则优势,实为众望所归。
“机遇垂青于有准备的人”。舟山得以开展绿色修船国际认证试点,仰仗的是雄厚的产业基础和领先的低碳实践。近年来,舟山修船业发展势头强劲,全球十大修船企业中,舟山占4席。今年1~7月,舟山修船2663艘,实现产值124.4亿元,同比增长21.5%。修船量继续保持占全国总量35%、占全球20%的领先地位。同时,持续致力于“绿色造船”,首创绿色船舶修理企业规范管理标准,推广绿色修船装备和工艺革新,打造全国仅有的国家级“绿色修船示范企业”,正因如此,舟山才有当仁不让的优势,才有一言九鼎的权威。
当然,这一切也是应有的“舟山担当”。舟山既然是国家级新区、浙江自贸区主战场,就要勇立潮头、担当作为,在先行先试上打头阵、拔头筹,在改革创新中积极贡献舟山版的国家标准、国际标准。修船业是舟山的优势产业,理当体现“中国制造”“中国品牌”的高水准,在“绿色”“智造”上走在前列,并为全球修船企业提供可信赖的认证标准。
能够持有国际标准,无疑是一种软实力的体现。舟山开展绿色修船国际认证试点,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舟山修船的整体美誉度和竞争力,并为修船企业创造“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机会,通过率先应用绿色标准降低生产成本、赢得发展先机,同时在国际业务中更好地应对碳关税和碳壁垒。期望相关方面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积极促成认证标准早日成型。
有道是,能力越强责任越大。随着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舟山必将在实施国家战略中有更大担当、更多作为,舟山版的国际标准也一定会层出不穷。毫无疑问,一切都靠奋斗出来。多些舟山版的国际标准,有赖于各行各业对标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在争先创优中不断寻求新突破、实现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