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我市保税船燃行业蓄势待发
争三进二,让“油气”成为舟山鲜明标识
陈逸麟 叶擎玉 乐轩妤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2月04日 第 01 版 )
2023年8月24日,全国首单港外锚地保税LNG试点加注业务在舟山落地 资料图
□记者 陈逸麟
通讯员 叶擎玉 乐轩妤
日前,《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获国务院批复,舟山再度承接重大国家战略,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建设好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作为最重要的大宗商品之一的油气是核心。
《方案》中提到,允许浙江自贸试验区内企业部分油气产品的混兑调和、出口业务。支持舟山参照保税燃料油加注管理模式,开展新型绿色船舶燃料加注试点。同时要逐步将油气全产业链建设经验进一步拓展至铁矿石、有色金属、粮食、优质蛋白等大宗商品。
进一步深化油气全产业链改革创新,舟山将如何续写“无中生油”的新篇章?近日,记者采访了我市油气产业从业者。
12月1日上午,供油船“东方朝阳”轮在老塘山、宁波穿山港区,分别为“河北石家庄”轮和“地中海快车3”轮加注了保税燃油1169.5吨和461吨。下午,它又马不停蹄地赶到条帚门锚地,为“金芬”轮加注保税燃油925吨。结束后,又到六横中远海运重工8号锚地为“价值海”轮加注保税燃油1243吨。
一天4单加油业务,排得满满当当,对如今“东方朝阳”轮来说只是寻常。
这艘4300吨级的“舟山船型”2.0版加油船今年1月正式投运,可实现重油、轻油、润滑油“一船多能”综合供应,可在7级风浪下平稳加油,让舟山保税燃油加注全年外锚地可作业时间大幅增加。
“目前,我们保税船燃加注发展势头非常好。尤其是‘东方朝阳’轮10月份取得质量流量计系统国际认证以后,在国际船东间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浙江自贸区东方同舟海事服务供应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建波说道。
国家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落地舟山,为舟山保税船燃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丁建波告诉记者,公司当下正在收集分析“东方朝阳”轮运行的各项参数,为设计建造“舟山船型”3.0,甚至4.0打好基础。同时还准备通过新建和租赁,尽快建立一支规模化的保税燃油加注船队。
作为保税船燃交易的最后一环,加油船的升级映照了近些年舟山保税船燃行业的发展。
2017年4月1日,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自此,舟山保税船燃行业走上了发展快车道。7年间,舟山保税船燃年加注量由106万吨快速增长至704万吨。2023年,舟山继续稳居全球第四大加油港,且与第三名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继续把船加油产业做大做强,争三进二,服务好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就是舟山接下来的目标。”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崔义玲说。
近年来,舟山在做强做大保税燃料油加注市场的同时,全力抢占国际绿色船燃加注新赛道,陆续实现LNG、生物燃料油常态化在舟加注。
“《方案》中明确,支持舟山率先探索生物燃料油混兑,这有助于舟山补齐生物燃料油价格和资源方面的短板,助力实现常态化、规模化加注。”崔义玲说。此前,舟山已获批全国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年产100万吨船用生物燃料生产调和项目已开工建设,一期20万吨明年投产。
《方案》还支持舟山探索加注绿色甲醇、液氨等新型绿色燃料,这也将为舟山竞逐国际绿色航运燃料高地提供政策支持和先发优势。
“明年,我们将努力做好服务+效率+价格三篇文章,继续推进实现生物燃料油、LNG加注常态化、规模化,并推动专业甲醇加注驳船改造和新建,加快完成甲醇加注安全评估,率先在全国探索建立高效便利、安全规范的甲醇加注监管体系,让‘油气’成为舟山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鲜明的标杆。”崔义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