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餐一体化 尽是幸福味

简之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1月27日 第 03 版 )

  海客谈 简之

  即使是台风天,金塘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依然准时送出热菜热饭,经过柳行、仙居,到东堠、西堠、大观、沥平等村后,最后一份如常送到和建村的姚老伯手上。近年来,定海将城区、农村、偏远海岛老年人用餐纳入市域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试点工作,至今已完成16个助餐点位建设年度任务,建成112个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村(社)助餐覆盖率达90%,8个镇(街道)实现全覆盖,今年以来已服务超56.72万人次(据《舟山晚报》11月18日报道)。助餐一体化,尽是幸福味,真好!

  近年来,定海按“东西南北中”空间布局架构,先后建成5家城区“幸福食堂”,辐射41个社区,让越来越多的城市老人过上了“饭来张口”的舒心日子。越是如此,农村老人也就越对“幸福餐”翘首以盼。令人欣慰的是,定海并未遗忘农村老人的一日三餐,“布局城区、辐射镇街、扩面村社”的全域幸福助餐服务体系很快就全面铺开,让城乡老人及时共享了幸福味。

  推进市域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工程。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渔农村地区存在诸多公共服务短板,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乡村经济发展和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实现城乡一体化固然难以一蹴而就。对此,一方面要努力“补课”,不断消除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不均衡现象;另一方面则要避免产生新的“欠债”,在实施当下的民生实事项目中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协同推进。定海全域打造“幸福助餐”服务体系,不仅提升了广大老年人的生活品质,还带动了公共服务进村入户,不失为聚焦精准的“关键小事”。

  与城区相比,渔农村餐饮服务业相对落后,而村居人口却更加分散,构建“幸福助餐”服务体系显然更不容易。定海将城区“幸福食堂”助餐模式延伸至镇街、村社,并依托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敬老院等现有养老服务阵地,因地制宜建设“幸福邻里餐厅”、中央厨房,实行“堂食+配送餐”模式,提供与城区“幸福食堂”同等优惠,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这也证明了“办法总比困难多”。

  全域打造“幸福助餐”,不仅提升了渔农村老人的幸福指数,也解决了众多子女的一个后顾之忧。从这个角度说,市域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每推进一步,都是整座城市的福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从一件件老百姓期盼的“关键小事”做起,“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必将渐入佳境。“幸福助餐”只是为老服务的其中一项工作,举一反三、统筹推进,让更多的幸福味从小岛乡村升腾起来、弥漫开来,现代海洋城市必将因此充满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