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马拉松,“沸腾”的不只是赛道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1月26日 第 02 版 )

  □记者 何菁

  11月24日,2024舟山群岛马拉松鸣枪开跑!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1.5万名参赛选手,尽情地奔跑在一条由海岛风光、人文景致串联成的马拉松赛道。

  作为已经举办八届的赛事,舟马独具海岛风情的路线,让参赛者深度感受舟山风情。细致周到的赛事服务保障,更是赢得不少赞誉。同时,以“赛事+”拉动了经济,营造了全民健身氛围,让一场马拉松不仅仅停留于比赛本身,给舟山这座城市带来了更多的溢出效应。

  “舟马”是一张城市名片

  因为一场马拉松,爱上一座城市。

  11月24日,浙江嘉兴、安徽六安、广东虎门……不少地市都在同期举办马拉松赛事。舟马为何吸引选手?很多参赛选手给出的答案是:最美赛道。

  2015年起,马拉松赛火遍大江南北,舟山搭上“马拉松快车”。从此,在国际马拉松的版图上,多了一个“舟马”。

  经过多年发展,赛道优化是舟马组委会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今年,舟马再次优化了沿途线路,打造了真正全海景赛道。从东港起跑,一路上海岛风光、人文景致串珠成链,让选手们能够感受海风海韵,近距离欣赏滨海岸线。

  来自陕西的武明瑶,是今年舟马男子半马的冠军。作为专业选手,舟山的赛道给武明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平坦的赛道、良好的天气条件、沿途美丽的风景,都很好!”

  赛事一结束,网络上关于“舟马”的讨论就络绎不绝,参赛者们积极分享现场氛围、独特体验、感动瞬间,或是撰文、拍摄予以纪念。

  舟马已先后成功举办八届,先后获评“中国马拉松金牌赛事”“浙江省精品体育赛事”“世界田联标牌赛事”等称号。一项项殊荣让舟马成为全国马拉松赛事的佼佼者。

  如今,舟马已然成为舟山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每年舟马相约深秋,激情开跑,欣赏浪漫海岸线,品尝舟山特色海鲜,已成为万千跑者心中的舟马主色调。

  这些细节真的很“舟山”

  经八届沉淀与发展,舟马在实现自我超越中形成了特色。

  奖牌是参赛者的“荣誉勋章”,舟马的奖牌也颇具舟山特色。马拉松、半程马拉松项目奖牌正面海浪层叠涌动,海浪上“绿眉毛”号栩栩如生,奖牌右上方一枚精巧的船舵可自由转动。健身跑与家庭跑项目的奖牌巧妙融合了渔船、灯塔、跨海大桥及丰富的海味。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比赛途中,舟山非遗演出为选手们加油鼓劲。“舟马嘉年华”“舟山味道”“舟山心意”等配套活动的加持,让参赛者更能深度体验舟山。

  作为一个旅游城市,今年舟马期间,继续推出“跑舟马,周游列岛”活动。11月22日至25日,舟马参赛选手凭号码布,可免门票游览普陀山、桃花岛、南沙、月亮湾、鹿栏晴沙等14个景区。不少选手参赛之余,也会畅游舟山。

  舟马主办方的悉心服务,让来自各地的跑友感受到属于舟山的热情与温暖。

  终点处,身着“东海渔嫂”特色服饰的志愿者们,一直在为选手们加油呐喊。有选手拉伤了,渔嫂们第一时间上前搀扶。有选手没有力气站不稳,渔嫂们赶紧上前给予帮助。她们的热情,给选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福建护士张水华以2小时46分拿下了马拉松女子组的亚军。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她格外关注赛道的医疗保障,“一路跑来,医疗点、医护人员、志愿者,保障非常充分,值得点赞!”舟马给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舟马的终点设有参赛选手恢复区,医疗志愿者们为选手提供冰敷、拉伸、按摩等服务。200余名专业医护人员、22辆救护车、40名AED急救人员、450名医疗志愿者、100台AED设备、1715名高校志愿者……这是舟马给予参赛者们的安全感。

  舟马带来更多溢出效应

  “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参赛多人消费。”马拉松赛事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比赛,更是多元化融合的项目。

  今年,我市共有50家酒店入选组委会推荐酒店,相比去年增加20家。比赛前夕,我市多家酒店迎来预订高峰,特别是距离起跑点一公里内的酒店。舟山君澜大饭店距离起跑点仅为0.2公里,开跑前一天,酒店253间客房入住率达95%。

  比赛日前一晚,沈家门夜排档经营者王燕娜的档口迎来一拨客流高峰。“当天几乎都坐满的,每桌都有要参加舟马的客人,有些全是外地来跑马的,专门来吃舟山海鲜,有些是舟山本地朋友陪着来的。”王燕娜说,舟山带鱼、红虾、炒米面最受欢迎,几乎每桌都会点。

  比赛终点处,主办方安排的“舟山味道”市集云集了不少小吃、特产。“2个多小时,岱山香干、芥菜年糕都卖出了100多份。”对于当天的收益,摊主表示很满意。

  除了酒店住宿、餐饮,景区、商圈等也聚集起了不少人气。

  如果说,经济效应是最为直观的经济效应。那么,一场赛事,激发了大众参与运动的热情,则是另一层面的溢出效应。

  比赛进行中,6岁的小女孩在妈妈的带领下在赛道旁为选手们加油,选手们也友好的给出回应。“妈妈,明年我们去参加吧!真好玩!”对于小女孩来说,这可能是她爱上运动最初的样子。

  目前,全市体育场地总用地面积363万多平方米,共建成室内外体育场地3000余个、健身步道800多公里,社区、渔农村全民健身路径1500条,建设小康体育村升级工程300个,实现省级小康村全覆盖。我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10平方米,居全省前列。

  如今,在舟山,随处可见运动爱好者的身影。“家门口”不断完善的体育健身场地设施,让“全民全运”“全运惠民”理念深入人心。而马拉松、铁三越野、自行车骑游、水上运动、沙滩运动、时尚运动等一场场赛事,不仅是参赛者们的狂欢,也为舟山这座城市增添了更多的活力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