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食堂 非同小可
小井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1月15日 第 04 版 )
点滴录|小井
岱山加快推进“工地食堂食品安全提升工程”,已有12家工地食堂食品安全量化等级达到B级以上,10家接入阳光厨房,3家引入各种先进管理模式,3辆配餐车安装GPS定位,实行热链配送,累计保障8500人次用餐安全(据《舟山晚报》11月4日报道)。今年以来,当地市监部门监督抽检食品31批次,合格率100%;“百姓点检”接待送检及咨询300余人次,完成快检20批次,合格率100%。如此,工友吃得放心,大家也都安心。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工地食堂的食品安全之所以非同小可,还在于一旦有失极易造成“一损俱损”,不但会危害群体健康,还容易造成工程停摆。
抓好工地食堂食品安全,不仅仅是为了“不出事”,还是改善民工生活境遇的需要。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建设者。工人的生活标准提高了,权益意识更是迅速觉醒。对于一日三餐,早已不再满足于“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办好工地食堂,确保大家吃得安全、吃得满意,显然有利于通过抓住工友的胃来留人留心。
岱山市监部门持续推进“工地食堂食品安全提升工程”,并入选“浙里食安”第二批最佳实践培育项目名单,不失为保障重点工程、服务经济建设的有力举措。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就是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方方面面细致入微的工作,让所有的投资者、建设者都称心如意。工地食堂曾经留给人们的粗放印象正在悄然改变,这应该是大家喜闻乐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