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 “生菜”有道

寻常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1月13日 第 02 版 )

  □寻常

  嵊泗县泗礁岛文洛式智能温室里播种的杭白菜、上海青、大番茄等第一批种苗,预计年底可以供应;普陀区桃花岛“草莓数字植物工厂”的优质草莓已经开始供应舟山各大商超、水果店,下步还将销往杭州、宁波等地。

  眼下虽已过立冬,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给海岛农业插上科技翅膀,给“菜园子”种下新希望,让人感到融融春意。

  吃菜难、买菜贵,一直是海岛民生“关键小事”之一。尽管舟山已经结束了孤悬海外的历史,交通运输成本也在大幅降低,但是海岛农业生产面临的土地、水资源紧缺,从业人员年龄偏大等问题仍客观存在。

  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新农人带着先进技术和设备,依靠科技力量在海岛乡村开辟出了新天地。高标准设施农业大棚建设、无土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公无害农产品网上销售……我市开始从传统农业迈向智慧农业,海岛蔬菜保供体系也正迎来提质升级的新阶段。从“吃上菜”到“吃好菜”,越来越多海岛群众感受到了餐桌上的可喜变化。

  借助科技力量,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发展,保障海岛蔬菜供应,我市还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作用,通过资金补贴、技术指导和品牌打造等举措,努力打造一批四季丰稔的“菜园子”,让海岛群众的“菜篮子”拎得更加轻松,让现代农业带动更多新型农民实现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