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常年保持95%以上的入住率,百叶颐养院是如何做到的——
298位老人在这里享受“阖家欢乐”
陈斌娜 陈永建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1月13日 第 02 版 )
晚餐后,老人们在做健身操
□记者 陈斌娜/文 陈永建/摄
实际可用床位数305张,入住298位老人,入住率95%以上……百叶颐养院的入住率,在我市养老机构中尤其是民营机构中名列前茅。这家民营养老机构何以能保持这么高的入住率?近日,记者探访位于新城桃湾的百叶颐养院。
刚一进门,只见92岁的陆雪君正和83岁“老闺蜜”陈彩菊在活动室里,制作一幅树叶手工剪贴画。此前,她俩在另一家养老机构住了10年。今年初,因原居所整修临时搬入百叶颐养院。这一住,两人就不愿搬回去了。陆雪君对记者说:“住在这里,就像在家一样,还有‘儿女’相伴。”
“这里常常有活动,生日会、歌舞表演、中秋赏月,还有美食节,每天过得开开心心。”陈彩菊说,护理员对她的照顾比子女还贴心。她头摔破了,院长吴阿淼天天开车送她去医院看诊、包扎;她“阳”了,院里医生直接到房间为她看病、吊针。
创办于2012年的百叶颐养院,面积约1.2万平方米,是一家集康医养一体化的规范化专业养老院,内设健康养老区和特护管理区,并配备了活动室、医疗室、棋牌室、谈心室、小超市等。
记者在百叶颐养院看到,老人们有的在做手工、有的在看电视、有的在下棋、有的在做康复,还有的围坐一起聊天,轻松又惬意。
在健康区4楼,五六位老人笑容满面地夸说“这里好”。居住在健康区的基本上是生活能自理的老人,每个楼层由一名护理员“管家”,负责整理房间、打扫卫生、洗衣,或是帮忙洗澡、洗头、送餐等。
去年11月,百叶颐养院推出了“爱在身边,夕阳我护”认亲活动,组织70名左右职工与健康区的140多位老人结对,每人“认亲”1至2位老人。
育有3子的陈翠娟老人,从此多了件“贴心大棉袄”。“干女儿”平常嘘寒问暖不说,每个节日还会送给她一份“女儿礼”。
“干女儿们一口一个‘爸’‘妈’,让老人更有儿女常伴身旁的温情感。”吴阿淼说,“认亲”让老人在享受优质服务的基础上,再增添了一份亲情呵护。
对民营养老机构来说,高标准的硬件设施是必要基础,而高质量的服务才是提升入住率的核心因素。这正是百叶颐养院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入住百叶颐养院的老人,年龄大多在83岁以上,最年长的102岁。其中有近半的老人失智失能或行动不便,也有随时要“走”的老人。在“临终关怀”方面,吴阿淼专门开辟了即将过世的老人居住区,有时还会为离世的老人洗澡穿衣。
记者走进一间一级特护房,只见窗明几净,桌椅、箱柜摆设整齐。五六位坐着轮椅的老人在桌边吃晚饭,一名护理员在给卧床的老人喂饭。周末来这里看望父亲的市民王洁说:“这里的护理员与老人同住一室,24小时照看守护。老人稍有异样,她们会立马查看。父亲住这里,我心里真觉得踏实、放心。”
王洁的父亲因酗酒成瘾,无自理能力,3年前入住百叶颐养院。现在父亲酒瘾戒了,精神也好了不少。老人的身体机能依然较弱,时而会小便失禁。但王洁每次见到父亲身上总是干干净净,无异味。
“我们每天对每位老人的衣着、形象进行检查,护理员如有疏忽,就会被追责。”吴阿淼说,只有通过自身标准化服务的不断提质,才能让老人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
“阖家欢乐”,是住在这里的老人们对百叶颐养院的一致评价。
这里的职工“无大小”,上至院长、主任,下至护理员,时常一起干活;这里的护理员都是“多面手”,啥都会,甚至会跳舞演戏;食堂花样多,每天至少8菜一汤,荤素搭配;院里的领导们既不爱回家,也不爱坐办公室,而是喜欢蹲食堂、跑楼层、看老人……
百叶颐养院的全体干部职工,用爱呵护着老人,尽量让时光走得慢一点,让老人笑得更长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