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城乡融合新实践 构建农村养老新模式

曹轶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1月05日 第 04 版 )

  □曹轶

  农村养老产业,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石之一,不仅是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也是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内在要求,更是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紧迫任务。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中,提出了“公司(社会组织)+农户+合作社”的经营模式,是激活农村旅居式养老服务等特色产业的有效途径。目前,由于养老主体资本积累不足、观念滞后等因素,农村养老产业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舟山岛屿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养老问题尤为突出。因此,探索城乡融合新实践,构建农村养老新生态,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城乡融合:农村养老产业的核心支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强调的是城乡之间要素的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将乡村与城市视为一个大的复杂而开放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通过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实现资源、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的高效配置。

  农村养老产业的发展应构建一个以村社为重要需求方、企业为核心供给方、农民为直接服务主体的综合性体系。这一体系的构建,需深刻依托城乡融合发展作为其核心支撑与推动力量,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服务的精准对接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村社:资源整合与协调者。村社作为连接企业与农民的桥梁,其组织、协调与服务功能至关重要。近年来,舟山农村大力发展旅游业,村社应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整合农村闲置资源,为农村养老企业提供必要的场地、设施与资源支持。同时还可以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养老服务,通过培训提升服务意识与专业技能,为农村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企业:资本与技术的引入者。企业作为农村养老产业的核心供给方,拥有资金、技术与管理经验等优势资源,具备市场化运作的能力。在享有村社提供的免费或低价资源的同时,企业应承担起部分农村养老公益,从而推动农村养老服务不断走向市场,为农村老人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养老服务。

  农民:服务的直接受益者与参与者。农民作为农村养老服务的直接受益者和参与者,是产业发展的基石。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提升综合素质,丰富精神世界,并通过职业技能培训,鼓励低龄农村老人再就业,不仅能增加他们的收入来源,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二、创新城乡融合方式:推动城市养老资源向农村延伸

  1.跨越地域界限,促进城乡资源高效互动与融合

  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理念在于打破传统的地域限制,推动城乡之间资源、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的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在城市养老资源向农村延伸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农村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优势,吸引城市老年群体前来养老。例如,通过构建“田园民居式老年康养社区”模式,发展集养老、养生、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养老社区,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互补。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农村养老服务的品质与水平,还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实现城乡共赢。

  2.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城乡融合为特色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

  农村养老体系的构建,应以居家养老为载体,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创新养老服务模式。企业在建设“田园民居式老年康养社区”同时,还可以为农村老人提供有偿的日间照料、医疗保健等服务;在为城市老人提供文化养生活动时,也可兼顾为农村老人提供相关公益性质的活动等等。例如:企业在为城市老人开设养生课程时,可以邀请当地农村老人免费参与;企业在开设当地手工艺活动或体验刀耕火种生活时,还可以聘请当地低龄农村老人为城里老人授课等等。通过城乡老人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可以带动农村老人转变陈旧的养老思维,接受更加现代、科学的养老观念。此外,企业还可以为农村老人提供就业机会,让他们参与到养老服务中来。这种以城乡融合为特色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不仅有助于提升农村养老服务的整体水平,还能够促进城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向更深层次迈进。

  三、完善村社体制机制: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

  1.改革农村基层治理体系

  完善的村社体制机制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这涉及到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当前,农村养老资源还未被充分开发,亟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养老体制机制,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村社支持、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养老格局。

  2.强化政策扶持与引导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扶持,引导企业进入农村养老市场,鼓励村社利用闲置资源等手段支持项目落地。同时,加强对农村养老企业的服务监管,确保其规范化发展,并以此形成一套规范合理的养老机制。

  3.建立监督与评估机制

  为了确保农村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村社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与评估机制,确保企业在农村养老服务中的行为规范;同时,定期对农村养老企业的发展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通过这一机制,可以督促企业在享受村社资源的同时更好地承担起农村养老的公益项目,以及有效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其中,从而使农村养老产业逐步走向市场化,发挥政府和村社的兜底和监督作用。

  四、促进产业良性循环:推动农村养老产业可持续发展

  1.产业协同与资源共享

  产业协同是推动农村养老产业与农业、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通过打破产业界限,促进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可以形成产业链条的延伸和价值链的提升,从而为农村养老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2.要素流动与高效配置

  要素流动是农村养老产业良性循环的必备条件。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有助于打破地域限制,推动城市养老资源向农村延伸。

  3.企业的社会责任与长远发展

  在农村养老产业的发展中,企业应承担起部分农村养老公益事务。通过参与农村养老公益事务,企业可以展示其社会责任感,进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理念,可以推动城市养老资源向农村延伸,促进农村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通过完善村社体制机制、促进产业良性循环等措施,可以为农村养老产业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未来,随着城乡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入,农村养老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作者单位: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