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立之间涵养文明新风
月湖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0月30日 第 05 版 )
海客谈 月湖
近年来,定海区白泉镇将“红白理事会”作为推进移风易俗、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鼓励各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基础,吸纳老党员、老干部及乡贤,组建“红白理事志愿服务队”,把礼义真情、厚养薄葬等移风易俗内容纳入村规民约,让“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理念深入人心。
移风易俗之所以难,难在陈规难破、陋习难除。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既耗费钱财、又败坏风气,危害性可谓路人皆知,但轮到自己又往往难以免俗。尤其在乡村这个亲带亲、邻带邻的熟人社会,“从我做起”显得更难。吃过这家席、喝过那家酒,自家有了红白喜事咋能不声不响?再说,彩礼也好、随礼也罢,多半“来是人情去是债”,谁能说断就断?于是,红白喜事就像击鼓传花游戏,哪怕大家都玩累了,但在没有喊“停”前还得继续玩下去。
白泉镇的“红白理事会”就是陈规陋习的“喊停人”。提倡简约定亲、文明婚俗,反对盲目攀比、闹婚陋习……志愿者们走巷入户“讲、说、问、谈”,苦口婆心宣讲文明健康婚丧观,引导村民破除封建迷信、告别高额彩礼、反对铺张浪费,引起了广泛共鸣。其实,大家都是陈规陋习的受害者,只是难凭一己之力抗拒、只能强颜欢笑照办而已。现在有了“喊停人”,人们自然愿意借坡下驴。
当然,移风易俗不应一味反对婚丧嫁娶的仪式感。白泉镇各村的“红白理事会”,坚持边“破”边“立”,以新礼仪、新办法取代旧习俗、旧规矩,使大家都乐意轻松自如地遵从,如皋泄村推行的“草坪婚礼”就颇受年轻人欢迎。该村还制定了新婚夫妻《结婚誓约书》,倡导抵制天价彩礼、低俗婚闹,并依托村文化礼堂打造农村家宴,将红白喜事的总规模控制在10桌以下,以每桌800元标准简约配餐。这样的“统一标准”既满足了宴请亲朋好友的实际需求,又避免了讲排场、图攀比的铺张浪费现象,因此受到大家普遍欢迎。
这也说明,但凡符合群众利益、迎合社会潮流,移风易俗就不难顺势而为。当下,老百姓收入增加了,自然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多向往,而各种不合时宜的旧俗陋习每每成为共富路上的“拦路虎”,以至于让一些家庭在儿女婚事中重陷困顿,甚至让一些在外打拼的年轻人不敢返乡完婚。在这种情况下,基层组织站出来弘扬新风尚、主持新礼仪,老百姓怎能不从善如流?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协调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理当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破立之间涵养文明新风,从而实现“口袋富”和“脑袋富”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