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突破,闯出一条“无中生油”路

陈逸麟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0月29日 第 03 版 )

  □记者 陈逸麟

  75年前,偏远、落后是舟山的旧标签,摇橹出海打鱼是舟山人在风浪里讨生活的写照。

  如今,改革、开放是舟山的新形象,全球第四大船加油港、国际海事服务基地……舟山已然站上世界的舞台。

  沧桑巨变来自一次次创新突破。舟山,聚焦保税船燃供应,以改革为动力,联通世界,一次次突破海岛发展极限,实现了华丽转身。

  本世纪之初,乘着“入世”东风,“舟燃油1”号在舟山实现保税船燃加注零的突破。

  那个年代,还是悬水小岛的舟山作出了历史选择,主动融入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发展外向经济,敞开怀抱迎接国际船舶。

  2017年,浙江自贸区落地舟山。这一次,历史选择了舟山。

  没有产业基础,舟山走上这条前无古人的“无中生油”之路,这注定是一条充满挑战的创新突破之路。

  先行先试打造油气全产业链!舟山为国家试制度、攒经验。

  保税油跨地区直供、港外锚地供油、一船多供、一库多供……围绕保税油主体准入、混兑、供应、储存、接驳、通关、加注等环节,舟山累计形成269项制度创新成果。32项在全国复制推广,97项在省内复制推广。

  3年后,“润吉1”号应时而生,舟山保税船燃加注突破物理空间,从内港向外锚地进发,开启了东北亚最大“海上加油站”的高光时刻。

  敢想敢干,敢破敢立,舟山的创新突破之路越走越宽。

  从2002年的几十万吨起步,到2016年首次突破百万吨,舟山花了14年。2019年,舟山首次跻身全球十大加油港;2023年,舟山实现保税船燃加注量704万吨。

  当下,站在全球航运贸易转型的又一个转角,舟山凭借“一桶油”的不断“链变”,再次引领潮流。

  舟山全力抢占国际绿色船燃加注高地,蓄力弯道超车。实现一站式外轮补给服务,舟山国际海事服务高地轮廓初现。

  全国第一大补给港、全国最大外轮绿色维修基地、全国最大船舶交易市场……如今的舟山,船员服务、检验检测、船舶管理、船舶经纪、航运金融、海事仲裁等产业链不断延伸,海事服务全产业链生态圈不断扩大,总产出突破5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