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泗加快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让居民不出岛也能接受高质量医疗
滕海平 罗燕玲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0月22日 第 02 版 )
□记者 滕海平 通讯员 罗燕玲
本报讯 近日,家住嵊泗县菜园镇的74岁徐先生因患热射病,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被送入ICU。医生在患者右下肢置入了PICCO管,使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抢救室外,徐先生的家属拉着医生的手激动地说:“我们还以为要把人送到上海去治疗,没想到县里的医院也能处理。”
据了解,随着嵊泗海岛县域医共体建设不断取得成效,“不出岛就能治大病”的现象逐渐增多了。
近年来,嵊泗县聚焦聚力海岛居民就医环境改善,以“党建+医疗+民生”的服务模式,加大财政资金保障力度,着力构建县域医共体就医诊疗新格局。在加快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方面,嵊泗建强医疗体系领导班子、健全工作机制、建优人才队伍、整合拓展医疗业务,并逐步形成完整的绩效评估考核体系,对医共体运营效益进行年终综合评价。同时,扩大考核体系资金总量,整合现有保障体系,大幅增强激励效应,将基础性保障和激励性保障分开,加强对人才、设施和基数的集聚,充分发挥财政保障政策的正向激励作用,推动医共体积极主动作为。
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主题,嵊泗县持续优化急救网络布局,建立“县急救指挥中心+县级医院+乡镇急救站点+公共场所AED设备”的院前急救网络新体系。今年以来,该县共计投入山海提升资金600万元,启动1个县院前急救指挥中心和2个离岛乡镇急救点建设80万元,将急救站点从城区向洋山、嵊山、枸杞等海岛乡镇延伸,扩大急救服务覆盖面。此外,投入178.93万元用于自动体外除颤仪、负压救护车等新设备购置,增强DR等关键诊疗设备;投入帮扶工作经费54.35万元,联络鄞州区医院对偏远海岛乡镇医院开展技术帮扶,打通海岛医疗保障“最后一公里”。
“我们将继续整合各方资源,构建海、陆、空多途径转运体系,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海上‘智慧健康方舟’等海上急救能力提升,建立危急重症绿色通道,串起海岛医疗新坐标,进一步提升海岛居民幸福指数。”嵊泗县卫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