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船用燃料质量流量计加注系统技术标准发布
舟山港综保区管委会参与标准起草,我市3艘供油船入围基于标准审核通过的首批白名单船舶
刘浩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0月12日 第 01 版 )
□记者 刘浩
本报讯 中国石油流通协会船用燃料专业委员会年度工作会暨质量流量计白名单发布会近日在贵阳召开。会上发布了《船用燃料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加注系统计量技术要求》团体标准。该项标准的发布,标志着国内船用燃料质量流量计加注系统的指导性标准实现了零的突破,为中国境内港口开展质量流量计加注服务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舟山高新区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该团体标准主要由中国石油流通协会牵头发起制定,舟山港综合保税区管委会等单位与相关企业共同起草。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舟山高新区主动作为、攻坚克难、改革创新,保税船用燃料油年供应量从2016年的106万吨快速增长至2023年的704万吨,舟山成功跻身全球前四大加油港,并发展成为我国保税油供应体量最大、竞争最活跃、通关效率最高的区域。作为全国首个保税油地方牌照审批区域,我市油气全产业链的影响力持续凸显,在舟从事保税油加注的企业共计20家,集聚形成国有、民营、外资多元竞争市场。
“要做大做强东北亚保税船燃加注中心,一方面要在拓品类、扩锚地、引新企等方面持续发力,另一方面则要改变原来的计量方式,推动电子燃油交割,提高在国际船用油市场的定价权和话语权。”舟山高新区相关人士说,此前,舟山在流量计方面已做了不少工作,曾制定出台全国首个《船舶燃料油加注系统计量技术规范》(属地方标准),全面推广质量流量计的安装、检定、使用,积极引入国际权威的检定认证机构,减少国际计量纠纷。
但相较新加坡,目前国内保税燃料油供应的计量方式还是大多采用量舱方式进行,不仅在供油量上可能存在误差,而且延长了供油时间。而质量流量计是燃油行业提升供应商和买家之间透明度的关键解决方案之一,有利于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船用燃料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加注系统计量技术要求》团体标准,规定了船用燃料质量流量计加注系统的计量技术要求,包括船用燃料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加注系统的组成、设计与功能要求、安装与维护要求。相关专业人士认为,质量流量计团体标准的发布,推动我国船舶燃料供应行业推广使用质量流量计迈出了第一步,完成了与全球市场规则的对接,在全球船舶燃料供应市场首次尝试建立中国标准。
此外,发布会上还发布了基于标准审核通过的第一批10艘白名单船舶。其中,我市“润泽11”“宏达海88”“东方朝阳”3艘供油船入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