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舟山100周岁及以上老人共有104位

听3位百岁老人讲长寿“秘诀”

李巧凤 何菁 夏静波 蒋旌晶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0月11日 第 02 版 )

  □记者 李巧凤 何菁

  通讯员 夏静波 蒋旌晶

  本报讯  又是一年重阳节,这是老人们的节日,对百岁老人而言更值得庆贺。

  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目前全市100周岁及以上老人共有104位,我市对100周岁及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发放长寿保健补助金700元,每年重阳节另外发放慰问金5000元。

  昨天上午,定海区慈善总会、舟山一百、岱山县岱东镇沙洋村工作人员带着节日礼物上门看望百岁老人。记者随行采访了3位百岁老人,听他们讲讲长寿的“秘诀”。

  定海区金塘镇仙居村的陆阿如今年101岁,老伴虞阿婆今年90岁。见有人来上门拜访,陆阿如笑容满面,从卧室里稳稳地走出来。

  “我阿爹走路还顺当,夜里会自己上厕所。视力也可以,就是听力不大好。”大女儿陆彩飞介绍说,“他的记忆力很好,上次带他去长峙岛,车子开过茅岭,他说40多年前去过那里,还讲起了一些往事。”

  陆阿如12岁做长工,一做就10多年,后来回到村里当生产队长、村干部,管水道和山林,一直干到60多岁退休。陆彩飞说,父亲多年辛劳,从来也没刻意锻炼或保养,硬朗的身体可能是多年干活练出来的。陆阿如退休后还一直在田间地头忙农活,95岁还去山里捡柴。今年上半年感染了甲流,后来吃药休养也挺过来了。

  据陆彩飞透露,父亲平时喜欢吃腌冬瓜,鱼、肉也都喜欢吃,苹果、梨等水果蒸软了再吃。每天早上吃好饭,会先坐一会晒晒太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再回床上休息;晚上5时吃好饭,洗脸洗脚,天黑了就睡了,作息时间固定。

  问起陆阿如长寿的秘诀,他开始讲起了自己以前帮助别人的事。陆彩飞帮父亲总结道:“一辈子都不计较,当村干部时也一直是勤勤恳恳。多做好事,内心充实、快乐,心情好了,身体就好。”

  “我108岁啦!”家住定海区岑港镇司前村的卢阿珠笑着对大家说。他的老伴王阿婆也已经91岁,两位老人都没有常见慢性老年病,精神也不错。

  小女儿卢素女告诉记者,父亲很喜欢串门,和村里人唠嗑。家门口的一条山路不长,不过有点陡,老人经常走山路进出,每次走路都是一次锻炼。

  卢阿珠年轻时跑船为生,干到55岁退休,和老伴一起种种菜,安度晚年。

  “村里人都说他心态好足了,不论啥时,脸上总是笑呵呵的。”卢素女说,“我嫂子经常早上来给二老送馄饨,我的哥哥姐姐们也常来看望他们,买点蔬菜、水果。我亲家公每次来都要抱一下我阿爹,说要‘沾沾光’,跟着一起长寿。”

  卢阿珠摸着头上戴的一顶毛线帽,笑着告诉大家,这是老伴织给他的。他还从胸前的衣兜里掏出一包“红双喜”,喜滋滋地说:“一包烟我能抽两天。”

  岱山县岱东镇沙洋村的夏贤增今年103岁,头发花白,戴着眼镜,身材清瘦,精神矍铄。

  “阿爹吃得很简单,一般两个菜,一荤一素。”小女儿夏亚平介绍说,跟村里大多数老人一样,父亲年轻时也以出海捕鱼为生,后来上岸种菜。

  在沙洋村,说起夏贤增,村里的人都夸老人家有福气,家里的子女都很孝顺。

  夏贤增育有两儿三女,老伴80多岁离世后,他一直住在夏亚平家,几个儿女轮流来照顾,遇到谁家有事走不开,其他子女会主动分担照顾任务。

  “我阿爹身体好的时候,喜欢到村里四处走走,偶尔打打麻将。”夏亚平说,四五个月前,老人身体不太好了,他坚持搬回老房子住,儿女们拗不过他,就把老院子重新收拾了一番,装了空调、抽水马桶……24小时留人陪在老人身边照看。

  “生活好嘛。感谢政府。”夏贤增话不多,用简单扼要的话语向大家传递了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