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自主创新,从“追赶者”到“引领者”
陈逸麟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0月10日 第 03 版 )
□记者 陈逸麟
世界最大吨位穿梭油轮在舟山诞生,源于破釜沉舟的决心;
世界最“绿”集装箱船于舟山焕新,缘起“十年磨一剑”的毅力;
世界精度最高海缆船从舟山启航,来自“突破极限”的执念……
三艘“舟山造”的世界之最,从船舶工业最冷的“寒夜”驶来,执着地追求自主创新,始终指引着舟山船企厚积薄发,乘风破浪。
1952年,舟山第一家地方国有船厂舟山船厂筹建,但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舟山船舶工业的主要任务还是为舟山渔业做配套。
2003年,是舟山船舶工业迎来的第一个“分水岭”。
这一年开始,舟山向全球船企抛出“绣球”,日本常石集团,新加坡太平洋集团,舟山中远海运重工,万邦集团,本土的扬帆、鑫亚……一大批国资、民资、外资巨头纷至沓来。
造船巨头们带来了资金、技术、理念,更为舟山船舶工业注入了向海图强、自主创新、竞逐世界之巅的强者基因。
自此,舟山船舶工业驶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十年间,全省最大巴拿马极限型5300箱集装箱船、全国首艘可容纳5000辆汽车的滚装船等陆续从舟山启航,驰骋四海。
十年间,舟山船舶工业产值翻了37倍,于2012年正式超越渔业,成为舟山第一大支柱产业。
顶峰之后,危机也悄然来临,全球金融海啸席卷而来,船舶行业进入了十年的漫漫“寒夜”。
要活下去,唯有自主创新!破釜沉舟,向高端造船市场奋力一搏。
十年间,舟山中远海运重工造出六艘全球最大吨位的穿梭油轮,吹响了舟山船企向高端船型进军的号角。
舟山亚泰十年布局,十年磨剑,拿下载入史册的甲醇双燃料改装全球首单。“舟山造”的绿色修船设备从零起步全面弯道超车实现出口,让“世界修船看舟山”在全球船东间口耳相传。
全球精度最高海缆船“启帆19”、全球首艘舟山自主研发的Robo Boat新能源智能驾驶海钓用游艇……选择突破极限,向更多行业极限发起挑战。“舟山造”夺下一个又一个“全球之最”!
风起,一路疾追;扬帆,奋起超越。
跨过高山和深渊,也穿过人山与人海,掌握核心竞争力的舟山船企,如今正“王者归来”,傲立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