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长”相伴老有所“护” 为失能人员筑起跨省跨海服务的桥梁

牟澜 沈行春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0月09日 第 06 版 )

  □记者 牟澜 通讯员 沈行春

  今年,我市医保开始实施长护险政策,为重度失能者送去保障。

  嵊泗县董先生是新政策的受惠者之一。他现年41岁,小时候因药物导致残疾,意识不清,长期卧床,不能正常活动。如今董先生身体完全畸形,需要家人长期照护。不幸的是,多年前其母亲也因病去世,如今家中只有年迈的父亲在身边照顾,实在力不从心。政策落地后,董先生所在社区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为已搬迁定居在上海的董先生申请了该险种。

  为解决包括董先生在内的嵊泗县小洋山迁居上海人员的长护险政策落地问题,该县医保中心特意赶赴上海为其进行失能等级评估。在评定为重度失能后,璞缘居家护理机构上门对家属送达评定结论书,并详细讲解长护险的政策及服务标准。同时,委托同一集团的上海公司安排专业的护理人员对参保人进行跨省生活照料和护理服务,并定期给予家属每月500元的医保护理补贴,为家庭减轻经济负担。

  “提供跨省服务,不遗漏任何一位失能人员的待遇享受,是深入推进舟山长护险工作、不断提高长护险覆盖面和受益面的重要举措,为今后推动跨区域长护评估和待遇支付作出重要探索。”市医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据悉,目前舟山有嵊泗县小洋山迁居上海的3位重度失能人员享受跨省护理服务。

  长期护理保险被定位为养老、医保、工伤、失业、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后的“第六险”,主要为重度失能人员提供基本护理保障和经济补偿,在帮助老人提升生活质量的同时,减轻家庭照护者的负担。

  2024年2月23日,我市出台《构建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体系实施方案》,标志着舟山成为省内第一个实施长期护理多层次保障的地市。随后出台明确的实施细则,依托“舟惠保”增设护理保险理赔责任。

  我市政策性长护险坚持以人为本,提高长期失能人员生活质量和人文关怀水平,坚持城乡一体,参保全民覆盖,制度独立运行,待遇公平享有。据悉,居家护理每月最高服务标准为1600元,基金报销80%,每月基金支付金额为1280元;机构护理每月最高服务标准为2000元,基金报销70%,每月基金支付金额为1400元。截至8月底,共支付待遇119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