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航迹图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9月23日 第 03 版 )
2000年至今
●2005年,连接嵊泗小洋山和芦潮港的东海大桥通车,大大缩短了来往嵊泗与上海的时间。
●2009年12月,舟山跨海大桥通车,架起了一条全长48.16公里的海上“飞虹”。
●2021年12月,舟岱大桥正式通车。从舟山本岛到岱山岛的交通方式不再局限于船。
大桥的贯通,加速了水路客运船的转型升级。其间,舟山新建改造了如“霞光1”“六横8”“蓬莱阳光”等一批现代化豪华客船。
上世纪80、90年代
舟山水上客运步入快速发展期,客运渡船成为海岛群众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1984年4月,舟山航运分公司新建双体客轮“浙江806”轮投入沈一定一甬线客运。
●1985年,浙江省航运公司舟山分公司的“南湖”号客轮,首航定海一上海航线。
●1986年2月,舟山定海鸭蛋山一镇海白峰海峡轮渡正式开通,使舟山岛公路与大陆公路网相连接。这成为舟山交通客运的一个重要突破。
上世纪70年代
当时的客运船舶以小型的普通客船为主,船型简单,载客量有限,船上的设施也较为简陋。
●1972年3月,泗礁李柱山兴建千吨级码头和李柱山公路桥梁配套工程,1975年9月全部竣工,10月1日正式启用。
●1973年1月,舟山第一艘丙型客货轮“浙江801”轮(314客位,175货吨)投入营运,代替“浙江808”轮航行定一衢一泗一沪航线,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衢山、嵊泗出行难现象。
●1975年9月,新建的“浙江815”客货轮投入定海至上海航线营运。
上世纪50年代
新中国成立初期,舟山的水上交通基础设施薄弱,船舶数量少且老旧,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1955年12月,“中浙2”轮首航定海至上海客运航线,兼弯泗礁、嵊山等。
●1956年6月,舟山实现交通运输合作社化。7月,定海—泗礁—上海客运航线首次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