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到8月,全市规上船舶工业实现产值278.1亿元,占全省70%以上

持续巩固国际最大船舶修理改装基地地位

黄燕玲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9月21日 第 01 版 )

  □记者 黄燕玲

  本报讯  昨天,舟山中远海运重工厂区一片繁忙生产景象。在“一个月交一条船,一个月下水一条船”的大好形势下,企业现有的“3坞2船台7泊位”已经不够用了,目前8号、9号码头正式开工,30万吨级四号船坞建设正酣,建成后将使用“修船生产指挥系统”“5G+船舶工业AR”“5G+远程检验”等科技技术,实现船坞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生产运营。企业即将进入“4坞2船台9泊位”时代。

  今年上半年,全球航运市场需求持续旺盛,舟山中远海运重工船舶修造生产开足了马力。在船舶修理改装业务方面,企业重点抓好脱硫改装、LNG/LPG船舶修理改装、LNG双燃料修理、豪华邮轮升级改造等“双高”“绿色”项目,修船收入超额完成半年任务指标。上半年,企业负责安装的大型矿砂船“山茶之梦”,是国内首例采用水平方式实施35米高折叠式船用转子帆安装的项目,也是全球海岬型散货船首次采用此类绿色技术,为船舶节能减排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在造船方面,企业的成绩同样耀眼,截至目前,企业今年共交付11条新造船,同比增长超500%,意向订单排到了2029年。

  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所取得的成绩,正是舟山绿色船舶修造呈现“修造两旺”态势的真实写照。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重点实施船舶与海工装备首台(套)政策,推动企业研制高端绿色产品;实施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动企业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和数字车间;实施绿色修船动态管理,推动行业研制应用超高压水除锈、智能喷涂机器人等绿色智能设备和技术。1到8月,全市规上船舶工业实现产值278.1亿元,同比增长26.20%,占全省70%以上。造船完工232万载重吨,新接687万载重吨,手持1254万载重吨,同比分别增长73.3%、51.7%、61.7%;修船2902艘,同比增长9.9%,占全国35%以上,约占全球20%,持续巩固了国际最大船舶修理改装基地地位。

  接下来,舟山修造船业还将深入实施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大力推动行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力争行业全年产值突破350亿元的发展目标。到2027年,我市船舶与海工产业产值有望突破6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