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那些年,舟山渔业的“船”奇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9月12日 第 03 版 )
2000年至今
●2006年8月,李科平所在公司新建全省首艘大洋性经济专业鱿钓示范渔轮“华鹰207”号船,投产北太。
●2012年,舟山海利远洋渔业有限公司新建一艘当时我省最大的大吨位专业鱿钓渔船,为全国首创。
●2015年,农业部下发意见支持舟山市建设国家远洋渔业基地。
●2018年,“宁泰52”专业鱿钓船奔赴南太平洋(秘鲁)公海渔场作业,该船各项指标和设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代表了当时我国远洋鱿钓船的最高水平。
上世纪90年代
●1995年,普陀虾峙渔民老大李科平投资300多万元,改造二手钢质渔轮为鱿钓船首赴北太鱿钓,成为全国群众远洋鱿钓第一人。
上世纪80年代
●1985年3月,舟渔公司4艘渔轮,会同烟台、湛江等公司渔轮,组成我国首支远洋渔业船队,首赴西非生产。
●1988年5月,我市远洋渔船首次赴新西兰和瓦努阿图海域实施金枪鱼延绳钓项目,这也是中国大陆第一次尝试。
上世纪70年代
●上世纪70年代初中期,舟山在全国率先实现机帆渔船机械化。
●1974年春,舟山地区1200余对机帆渔船驶往舟外、江外渔场捕捞越冬大黄鱼近10万吨。
●1975年,舟渔公司陈利恩的“207/208”钢质渔轮,首次到济州岛、对马海峡等外海域探捕马面鱼获得成功,为舟山渔民开辟了新渔场。
上世纪50年代
●据《舟山市志》记载:解放前,舟山曾遭封锁海面,一度无法正常生产作业。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沿海各地动员渔民修造渔船,复兴渔业。
●1954年,忻阿来的“机渔505/506”号对船,成为当时舟山地区乃至全省的第一对机帆渔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