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大海究竟是什么颜色
李慧慧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8月28日 第 05 版 )
沈磊 摄
□李慧慧
大海究竟是什么颜色?作为土生土长的海岛人,我常常无法准确地回答。
岛外的朋友第一次来我们岛,总会抱着强烈的好奇心问我:你们这里的海水为什么这样黄?我看网上有些照片上的海水是蓝色的,这为什么是黄黄的?看着有点脏脏的,你们这些照片是修过的吧?
我急红了眼,大声强调:大部分时间是黄色的,有蓝色的时候,那些照片是真的。
外地朋友眼睛睁得老大:那你自己见过几次蓝色的海水。
如果是前几年,我回答的时候一定底气不足。现在,再有朋友问我,我一定会说:每到七八月的时候,家门口的这片海,海水真的会变成蓝色的,你可以来看蓝色的海了。
真的,这几天的朋友圈,快把这片蓝色的海刷爆了,尤其是办公楼在海边的朋友们,天天在微信朋友圈晒着蓝色的大海,不同角度,不同地点,同一片蓝色的海,更多的人发出感叹:原来,岱山的海也可以是这种蓝色的呀。是呀,这种蓝色,真的蓝得让人赏心悦目,蓝得让人觉得那样的不真实。
与我一样在这个岛上生活了许多年,如今居住在他乡的亲戚和朋友,第一时间发出疑问,这真的是岱山的海吗?是不是拍照的人手机滤镜过大的原因呢。因为,他们与我一样,以往四十多年看到的海水从来不是纯净的蓝色,总是浑浊的,带一点棕黄色。
小时候,我也写大海,深爱着这片大海,我在自己的作文本上总是写下“大海蓝蓝的,我爱大海”,但从来没有深入研究我们的海水并不是蓝色的,虽然住在岛上,偶尔路过,但却不确定大海真实的颜色,人云亦云地写着。后来学校组织秋游,去了一次海边,近距离第一次发现海水是黄黄的。当时老师说,正是这样的混浊才造就了我们这的海鲜丰富。我虽然不讨厌这种颜色,但再也不在作文本上写“蓝色的大海”了。
周末,小妹开车,我坐在副驾驶上,一路刷着手机,经过舟岱大桥时,我习惯性地抬头往右边一看,嘿,大海的颜色不一样了。我再定睛一看,指着窗外对坐在后排的两个孩子说:快看,今天的海水是蓝色的。两个小家伙兴奋地喊叫起来:真的,真的是蓝色的。原来海水真的是蓝色的啊。我莫名地想哭,想起年少时的作文本。
这种蓝色,并不是我们从别人图片里看到的那种深蓝,也不是天空的那种瓦蓝,更接近湖蓝,但似乎再透明一些,再淡一些,像棉花般轻盈的蓝。这样的蓝色,如同初恋般在我的心上轻轻地敲了一下。我忽然理解了,为什么有些人那么向往大海,或许是向往这样的蓝色,这种纯粹的,温柔且轻盈的,让人心神向往的蓝。
来不及拍照,女儿仔细一看,又对我说:妈妈,你看,海水下面是有点黄中带蓝的,上面一层是蓝色的,中间好像有一条线。所谓的上面下面,其实是我们坐在车上往下眺望,远处的海平面,上面是有点透明的湖蓝色,下面是更深一层的夹着一点绿的颜色,上下界限分明,中间似乎有股很大的力量阻拦着,上面的水流去不了下面,下面的水流也涌不到上面,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搜索了一下,应该是跟流向有关,两股水流各自携带的物质不同,汇聚在一起就出现了这样的景观。
那天返程的时候,再看那片海,依然是蓝色的,颜色略微淡了点。后来看到微信朋友圈,全在转载那天的大海图片,可能真的太少见到这样的蓝色大海了。
其实某一年国庆过后,我也看到过这样的蓝色。那天晚饭后去海塘散步。时间还早,散步的人不多,只有零星几个。我随意地看着海,发现海水的颜色与以往不一样,仔细看去有点青绿色,虽然不是那般轻盈的湖蓝,但看着水质有点青,比往常好看多了。我索性站得高一点,爬到堤岸上,这次,看得更清楚了,远处的海水有点青绿,不是那种颜色变质的青绿,而是清透的绿,有点轻盈,让人心生欢喜。远处的海平面,依然有一条永远不能跨越的线一般隔离着,上面的更淡一些,下面的那片水流稍绿一些。我就傻傻地在海风中看着那片海,直到天黑。
后来,再有人问我,大海究竟是什么颜色的?我都微笑着回答:你运气好的话,能看到蓝色的,那种轻盈的蓝。友人说期盼着,自己是运气好的那种。其实,我也在继续等待着。
这不,这两天又出现了蓝色的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