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创新人才评价机制

多维标准论“英雄” 不拘一格“评”人才

陈颖丹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8月27日 第 01 版 )

  扫一扫看视频

  □记者 陈颖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锚定新的目标定位,我市突破传统人才评价模式,以多维标准论“英雄”,不拘一格“评”人才,在人才队伍中激起“千层浪”,激活了干事创业的“一池春水”,也让一大批产业技能人才竞相涌现,赋能新区高质量发展。

  【改革故事】

  8月22日上午,浙江兴业集团有限公司鱿鱼加工厂生产车间内,丁乙正在查看新投用的清洗系统。

  以往,水产品加工车间作业完成后,需要大量工人清洗设备,人工手动调配消毒剂还存在配置比例不准确、操作不规范等问题。为了提升工作质效,丁乙借鉴改进了其他食品行业的成熟清洗系统,成功实现机器换人。

  “这套清洗设备原先在家禽类的加工厂使用较多,我们将其改进应用到水产食品加工行业后,发现效果也不错。”丁乙说,该清洗系统试用半个月后,不仅实现了科学调配和规范操作,还大大节省了人工、水电等成本,“目前核算下来,一年至少能节约20万元,后期我们会继续改良,预计节省幅度应该会更大。”

  出生于1982年的丁乙,现任浙江兴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鱿鱼加工厂厂长,负责工厂生产经营及技术革新工作。2004年9月,专科毕业后,他就进入了兴业集团工作,相继在进出口部、品质管理部和下属公司就职,曾担任过业务科长、厂长助理、副厂长等职,也被委派至广东分公司工作。

  该集团人力资源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丁乙工作认真负责,头脑活络,业务能力也很出色,是企业不可或缺的骨干。近三年,他通过业务拓展、机器换人以及提升水产加工自动化水平等举措,为集团创造利润1000余万元,并于今年被擢升为集团副总。

  今年6月,定海区推出“产业说了算”人才自主评价认定办法,丁乙又获评定海区特优人才(G类)。这是定海首批由企业自主认定的人才,他将被纳入人才库统一管理,并能享受每月1000元政府津贴,以及子女教育、生活提优等同等人才政策待遇。

  “真没想到,没有论文、高学历等‘硬杠杠’,也能评上人才。”丁乙笑着说,以前总觉得自己学历不够高,搞技术出身的又没时间、精力写论文,从来没想过能获评高层次人才,“感谢组织、公司对我的认可,让我能跻身人才行列,还受到优待,这也将激励我继续奋发努力,发挥好人才的引领作用,为公司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记者了解到,像丁乙这样获评首批产业人才的,在定海共有16名,他们来自海洋电子信息、新材料、船舶修造、粮油精深加工等8家企业。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