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常规的建设速度是这样拼出来的——
协同作战,跑出“加速度”
顾良达 陈斌娜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8月12日 第 01 版 )
带着清单,各部门相关负责人到现场为企业解决问题 摄影 记者 陆炳
扫一扫 看视频
□记者 顾良达 陈斌娜
7月下旬,伏季。车驰入金塘岛,一路向北。
这天,又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处副处长水玉跃、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高级工程师陆拥军等人,到金塘上班的日子。他们还有一个身份——金塘新材料建设项目市级专班现场工作组成员。
“项目体量大,所涉事项和部门多而繁杂,部、省、市各级都会涉及,如果没有专班成员单位密切配合,项目推进就不可能像现在这般快速、顺畅。”金塘管委会主任、金塘新材料项目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邵辉由衷地感慨道,市级专班组建之后,各成员单位主动靠前,履职尽责。
该工作组是由市经信局牵头,抽调资规、港航、交通、生态环境等多部门精英组建而成,组建后就迅速融入指挥部,并肩作战。强化工作力量、创新工作机制,优化工作环节流程。金塘新材料项目在推进过程中,正是各部门积极担当,各单位协同作战,跑出“加速度”。
市经信局作为专班牵头部门,该局局长蔡志军带领成员长期驻点,逐一解决项目建设的困难与问题。
总投资760亿元的金塘新材料项目,占地面积近750公顷。如此之大的用地规模审批,资规部门责任重大。水玉跃告诉记者,为了实现项目用地即报即批,局长徐爱华一次次带队跑杭州,争取用地指标。
在项目实施前期,专班人员几乎每天都到指挥部和工地现场上班、加班,有时还经常会同金塘资规分局工作人员一起,到企业指导材料申报,陪同“不熟悉流程”的企业代表到省里办理审批手续,为企业节时省力提质增效。
除了用地规模大,金塘新材料项目还涉及岸线使用。项目前期恰逢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调整,码头建设等很多审批无法实施。怎么办?
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局长王引权两次去现场办公,对提前做好码头工程等设计、图纸会审等相关工作进行协调布置,一旦规划通过,后续的报批也变得水到渠成。
在项目整体“安全评估”未经上级部门通过之前,市应急管理局推行“容缺受理”,局长苗成武向上对接先期报批工作,7套生产装置提前完成“安评”,保障了项目早日动工。
新材料项目附近海域,大陆引水工程管道正在施工。市水利局局长陈伟带人到一线踏勘,现场拍板,调整引水管道部分施工方案;项目管廊桥建设所涉及的评审、验收等工作谁来承担,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邵雷主动介入,领取这一“边界不清”的职责;化工园区厂房施工谁来监管,市、区住建部门第一时间把这份职责“揽”过来;市发改、生态环境等部门一把手主动带队在北京、杭州连续跑部门、对接专家,促使“环评”提前1天通过,“能评”提前6天通过。
今年初,在专班机制的助力下,指挥部完成了第一批装置安全条件审查,以及协调配套安澜工程相关项目的备案路径问题等。前期报备、审批各种手续一过,各项工程进展肉眼可见“成长”。
市级专班成员单位一次次主动揽责、落实,不仅消除了企业顾虑,使其迅速从“一筹莫展”中脱困而出,甚至还反超原计划。
当天下午3时,指挥部的大会议室里坐满了人。指挥部、管委会、市级专班,以及企业等相关负责人,就各自梳理的问题在会上提交,或当场解决,或协调沟通,“现场大办公”的即视感十足。
当晚,指挥部的浙政钉工作群里“叮咚”声此起彼伏。6个部门及荣盛新材料等“群友”,及时收到了下午例会材料和任务清单。这是指挥部综合协调部副部长夏良亮,连夜加班加点整理出来的。
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每场例会后都会形成一份工作任务清单,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以及反馈时限。”在夏良亮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叠工作清单。时间从去年9月21日开始至今共30余份,制定任务清单424项。现已闭环落实390余项,快速打通了项目推进中的堵点、痛点。
去年9月,金塘新材料项目建设指挥部一设立,立即“紧咬”年度项目进展计划。通过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围绕27套主体装置20项公用工程,细分出501个任务节点,并逐条落实到专人推进,全程闭环跟进,限期销号。
今年五六月份,因持续降雨,一度影响项目建设进度。为了抢回工期,指挥部实施项目第三季度公用工程、建设攻坚、原油储运“三大会战”机制,通过动态梳理19项协调事项,制定形成“三大图谱”,明确下达33个子项目在9月底之前全部开工、11个公辅项目9月10日前全部完成报批手续的硬任务,并清晰地提出了四季度进度目标。
令人欣慰的是,到目前,因天气原因滞后的工期已经“抢”回。33个子项目已有17个项目开工。
例会次日一早,夏良亮拿着“小红旗”来到走廊的大墙前,上面张贴着公用工程大会战和建设攻坚大会战两张作战图。对标任务清单,在已按时完成的工作任务一栏,逐一贴上小红旗。这时,指挥部副指挥长程致高拿着一份“金塘新材料项目报批及建设总体进度计划”图表(下称“总计划表”)走来,交代夏良亮按图表核对进度计划,并及时“更新”外墙上的“建设时序图”,方便督促各区块的工作效率。
“先有总计划表,后又有作战图、时序图等。”程致高告诉记者,这份是他从最初的单张简版,经多次更新完善后,才有了“终极版”的项目总体计划表。
图表设置简单明了,但内容细而全,基本围绕项目的总体设计、工艺包等方面的制定时限,整整8张A3的纸,干货满满。这份总计划表上的内容,是程致高足足花了一年多时间,通过走访调研企业数百次后,收集归纳而成,干货满满。
这份堪称“教科书”版的总计划图表,深受各部门以及企业方的青睐,不仅通俗易懂,而且按图执行更不易漏项,便于任务高效推进。
在程致高看来,在有效推进这么大的项目建设进程中,更需要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机制与管理思维。“这样看起来各项工作进展一目了然,还能迅速精准地了解,并督促各区块的工作效率。”
在新机制“加持”下,金塘新材料项目报批工作跑出了“加速度”:2个月攻坚,完成金塘电厂2×66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项目核准,为今后保障项目能源供应奠定了基础;经过持续高频对接、汇报,仅用半个月,完成了金塘至宁波海底管道项目赋码,创同类审批最快速度……
“可以这样说,政府部门是水,我们企业是鱼。没有他们的帮扶,各种创新机制的助力,我们这条鱼会游得很吃力,项目现在也不可能推进这么快。”荣盛新材料(舟山)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谢宝才点赞道。提及舟山的营商环境,该公司总经理施阿小更是由衷地感慨:“我长期走南闯北从事石化项目建设,但像金塘这样,政府部门全过程倾力服务项目的,还是头一回经历!”
新材料项目产业园工地上,车来人往,机声隆隆,建设场景如盛夏的烈日,一片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