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舟山公安依托“六我”行动强力推进全员人才队伍建设
刘琼 邹训永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8月08日 第 04 版 )
□刘琼/文 邹训永/摄
盛夏的夜晚,舟山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无人机作战室内灯火通明,巡特警支队副支队长何炜正与战队成员探讨着“黑飞”无人机管控机制。这支无人机防控战队是我市公安培育特殊实战技能人才队伍的生动写照。目前,战队已取得9项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成果,工作成效得到上级公安机关的高度认可。
今年以来,我市公安以建设高素质公安人才队伍为主题,深化“我上岗、我尽责、我作为,我发现、我解决、我提升”的“六我”实践活动,积极构建“引育留管用”人才工作全链条机制,为护航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队伍保障。
绘就“新蓝图” 强化系统布局
我市公安面向公安工作战略需要和长远发展,加强对公安人才工作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系统性重塑、整体性推进,以建强高精尖缺公安人才队伍为引领,组织开展“揭榜挂帅”、学术研究、科研立项等工作,打造我市公安人才赋能体系。
如何最大限度发挥海岛公安人才优势释放科研“磁场效应”?为破解这一课题,我市公安成立了海上枫桥经验警务研究中心,组建“海岛共富、海陆共治、海洋生态”等研究小组,调研形成新时代“海上枫桥经验”理论成果,努力打响舟山公安海洋治理品牌。
“我们通过实地走访罗家岙所、嵊山所等海岛基层派出所,深挖新时代‘海上枫桥经验’在基层公安工作中的应用新模式与时代精髓,全面总结各类有益尝试。我们不止要做得好,还要把经验推广出去!”派出所建设研究小组的成员许亚超介绍。近期,战队研究成果荣获全省公安理论研讨会一等奖及舟山市“海上枫桥经验”地方立法研讨会二等奖。
同时,我市公安通过建立派出所实战教学、业务中心练兵孵化、校局合作共育3个基地,提升领军人才带团队、带课题能力。
送教下海岛 深化强基赋能
“根据大家的‘点单’,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是寻衅滋事警情处置课程,希望大家学有所获……”岱山县公安局衢山分局内,教官方军艇就警务活动中如何更加规范、安全、有效处置警情,与在场民警辅警进行交流、答疑。这是我市公安为进一步提升海岛民警辅警执法规范化水平及警务实战能力,组织开展“深化‘六我’行动,全员成就人才”跳岛送教活动的一幕。
我市公安聚焦海岛点多面广的实际,创新“跳岛送教”培育机制,全市公安机关抽调精干教官团队,分赴普陀六横、岱山衢山、嵊泗枸杞等海岛公安基层单位,为一线民警辅警“充电赋能”。在送教过程中,坚持“基层挂单问诊、警种出诊销号”,围绕警情处置、执法办案、电诈面劝、系统操作、心理健康等主题精心设计培训课程,确保人人参训、全员过关。
“除了跳岛送教,我们还会在海岛旅游淡季将民警轮流派至本岛业务部门跟班学习。”衢山分局教导员刘斌介绍。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开展“跳岛送教”69次,跟班培训6批30人次,既解决海岛旅游淡旺季用警差异问题,又有效提升海岛民警履职能力。
紧盯全过程 优化人才生态
“如果通过我的努力,让群众每天通勤时间减少五分钟,就算再辛苦也值得!”“警营工匠”发布会上,荣获“交通优化师”称号的交警支队定海大队王骞分享感言。
为倾力打造人人争先创优的成才氛围,我市公安联合市总工会出台《“警营工匠”评比方案》,围绕“能战、善战、胜战”目标,明确政工师、共治先锋、法治质检师、反诈双师、交通优化师等10类“警营工匠”劳动竞赛评比标准,发动全警报名参赛,近两年共有100名民警获此殊荣。
聚焦“心中有大格局、眼里有宽视野、肩上扛千斤担”,强化人才队伍的综合能力培养。除“警营工匠”评选外,我市公安连续两年组织全警比武竞赛,用好师徒结对、跟班轮训、周日论坛、典型选树等载体,深度培育了17名“头雁式”领军人物、24家专业工作室和102名专业人才。
同时,我市公安坚持靶向引才、按需招录,积极探索急需紧缺特殊专门人才招录办法,近两年共引进“双一流”人才17人,专项招录山区(海岛)26县公务员10人,年薪制辅警8人,全力破解海岛人才招录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