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车辆:提供出行之便舒缓停车之难

一叶扁舟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7月25日 第 04 版 )

  海客谈 一叶扁舟

  近日,我市共享电单车在中心城区投入试运行,首批布设站点308个(定海123个、新城99个、普陀86个),投放车辆约600辆。为方便市民找车、还车,共享电单车站点均设置在公共自行车(即“小红车”)站点旁边,停放点位均有明显的“共享电单车停放处”标识。市民可通过微信、支付宝等APP扫码租车,后续将结合市民需求逐步增加投放车辆和站点(据《舟山日报》7月5日报道)。从共享单车到共享电单车,共享车辆“家族”正不断完善、升级,有望在提供出行之便的同时舒缓停车之难。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共享理念落实在出行中,已经给人们带来了无尽便利。曾几何时,自行车几乎是所有人的标配,而自从岛城街头有了公共自行车和共享单车,除非骑行爱好车,一般人已无须拥有自己的“专车”。不用维修保养,不必担心被盗,想骑就骑的感觉爽得很。现在又有了共享电单车,是否意味着家里的电动自行车也可有可无了?

  电动自行车是眼下老百姓普遍使用的日常出行工具,但事实上也让很多家庭“想说爱你不容易”。比如环境逼仄的老城区没有条件设置集中充电点,飞线充电普遍,火险隐患突出。一些高层住宅同样存在停放难、充电难现象。南京雨花台区那起因电动自行车引燃的高楼火灾已为全社会敲响了警钟。假如更多人选择使用共享电单车,也就能少些乱象和隐患。

  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应该是主客共享的,交通出行的公共服务水平直接关乎公众的体验感,这对于外地游客来说更是如此。有了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原本“望车兴叹”的游客就多了自由骑行的选择,可以在手机导航的引领下,像本地人一样轻松自如地融入城市的角角落落,去更好地欣赏美丽风景、体验风土人情。

  汽车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但私家车拥有量急剧增多也导致了道路拥堵、停车困难等“城市病”,趋利避害实属不易。在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之后,能否拓展共享汽车的应用空间?让无车一族照样可以称心如意地借车出行,这将给城市的交通面貌带来更为深远的影响。 

  “共享模式”一身轻松

  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又恰逢车轮滚滚的汽车时代,谁甘于放弃驾乘体验?在舟山,私家车不断进入千家万户,这也是道路越修越堵、车位越建越缺的原因所在。然而,对汽车的实际需求程度却是因人而异,相当一部分人虽然拥有私家车,但使用率并不是很高。有的平时无须用车,只在外出游玩时才开车;有的崇尚绿色出行,奉行非必要不驾车……不管何种情况,都难免“没有车不方便,有了车也麻烦”的尴尬。应运而生的共享汽车,就为人们提供了以“共享模式”拥抱汽车时代的可能。

  海岛城市区域不大,公共交通也比较便捷,这为绿色出行提供了良好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共享汽车就能满足人们临时用车需求,从而以共享的方式弥补无车一族的缺憾。当然,人们接受新生事物难免需要有个过程,不能因为某品牌共享汽车在舟山遇冷就否定这种出行方式。假如共享汽车的车型丰富一些、数量充足一些,可以适用于外出旅游、短途接人等各种用车场景,假以时日完全有望通过“公车私用”减少私家车的保有量。

  拥有一辆私家车,哪怕不常上路也要产生折旧、保险等成本,更有定期保养、停车保管等麻烦,着实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共享汽车可以让寻常人家不买车照样可以“想开就开”,可谓既省钱又省心。应民生需求,公共服务一直在与时俱进,相信总有一天共享汽车也能在岛城风靡起来。

  “共享模式”不但可以让很多人感到一身轻松,还能给整座城市带来绿色环保。每个人的出行需求都是多样化的,尽可能以公共服务满足人们的各种出行需求,倡导绿色出行才会有事半功倍之效。共享汽车能够代替一部分私家车,无形之中就促进了节能减排。

  停车难题迎刃而解

  私家车保有量的增加,不断加剧着“停车难”矛盾。事实上,城市的土地资源日渐捉襟见肘,而各类民生实事项目也无不需要土地支撑,不可能无休无止地拓展停车场地。在这种情况下,唯有多管齐下优化交通出行的公共服务,打好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共享汽车组合拳,才能为“非必要不购车”创造条件,从而使停车难题迎刃而解。

  舟山和许多城市一样,试图通过整治“僵尸车”来释放停车位,但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僵尸车”并非法律概念,整治过程中难免因缺乏法律依据而无从下手。只要是合法车辆,不管是落满灰尘还是零件缺损,都有理由停在小区停车位。法律并未规定买了车就得经常开,倡导绿色出行不就是要尽量少开吗?汽车不能上天入地也只能停在车位上,怎能说清理就清理?

  可见,整治“僵尸车”只能清理掉少数没有车牌的报废车,而更多长期占位的私家车依然趴着不动。新的不来,旧的不去。现在“小红车”、哈啰单车想骑就骑,还有几家存着破旧自行车?同样的道理,共享汽车一旦风靡起来,车主自然就会放弃可有可无的“僵尸车”,从而把稀缺的车位腾出来。

  随着共同富裕建设渐入佳境,人们拥有私家车的执念也会逐渐淡化,该不该买车会更多地出于实际需求考量。这个时候,也就轮到共享汽车大显身手了。不用担心油价涨,不必纠结充电难,车到用时想开就开,这种共享模式相信会成为很多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