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名大厅网络管理员,逐步成长为政务服务业务骨干,市政务服务办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夏瑜扎根岗位、履职实干,持续为企业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便民利企的“幕后英雄”

虞仁珂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7月14日 第 01 版 )

  □记者 虞仁珂

  “为企业‘精准画像’,提供‘一对一’定制服务,我们要将‘企呼我应’栏目设置得更加醒目、功能更加便捷。”7月12日下午4时,市政务服务办政务服务中心(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夏瑜正和同事们围在一起,为“舟到助企”2.0版本上线做最后的改进和完善。

  企业服务业务流程再造,涉及到跨部门、跨层级协同,难度大。夏瑜一直谋划着通过数字赋能、机制创新,为破解难题、服务提效再加力。

  跨界

  理工女的N个“二次学习”

  2011年,主修电子信息专业的夏瑜来到当时的市审批办证中心,成为了一名网络管理员。“当时主要是现场办理业务,线上办理还只是新鲜事物。”夏瑜回忆道,当时她的主要职责是确保办事大厅局域网的正常使用。

  2016年开始,随着全省政务服务改革拉开大幕,中心需要大量业务人员,夏瑜和很多同事一样进入了领导的视线。“那时几乎每天都在下面大厅转,从最基本的学起。”整整一年的时间,夏瑜通过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业务知识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0到1的入门很容易,但要从1到2的提升就很难。”为了尽快熟悉新的业务,夏瑜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笔记本得随身揣着,不管走到哪,想到什么或学到了什么,都要记下来。”

  从最初的“四张清单一张网”,到“最多跑一次”、数字化改革,直至目前的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政务服务模式持续迭代。夏瑜经历了N个“二次学习”,也见证并参与了我市政务服务改革的变迁。

  “这么多年来,其实就是不断学习,唯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业务的精进。”夏瑜说,最近自己正在学习研究市里最新推出的金融、人才、政策计算器,只有自己弄懂学透 ,才能给群众和企业提供最优的服务。

  精耕

  目标打造最优质服务大厅

  推进“一件事一次办”“一窗统办”等集成服务改革;开展线上线下政务服务便利化宣传工作;组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集聚窗口便民惠企服务新动能”系列活动……

  作为中心业务骨干,夏瑜牵头了一系列创新服务举措。中心主动服务、绿色通道、延时服务、兜底服务等特色服务的推出,背后都有她的身影。即便担任中心副主任后,她还是会保持参加大厅导服人员晨会的习惯,也会手把手教导服人员熟悉业务流程等。

  政务服务中心致力于打造最优质服务大厅。夏瑜和同事们想方设法提升服务水平,为办事群众和企业提供舒适、便利的窗口办事环境。

  在夏瑜牵头打造的“舟到办”系列政务服务应用中,“舟到办”政务服务自助终端已实现200余项的政务服务事项自助办理,同时整合了市民卡充值、社保医保证明等各项便民服务应用,实现了政务服务事项的一站式掌上办理。

  去年9月,市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挂牌,“舟到助企”平台为企业提供线上综合服务,备受好评,然而背后却有着一段段“辛酸”的故事。“中心没有自己的技术团队,所以上架中遇到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技术瓶颈。”下紧转第3版▶

    ◀上紧接第1版 夏瑜说,哪怕是很小的一组数据,都需要多方不断沟通确认。她和同事加班变成常态,很多时候还要将工作带回家里。

  朝着建成更优质、可靠服务平台的目标,夏瑜又和同事一起加入到了“舟到助企”2.0版本的建设中。

  服务

  让更多企业认同舟山

  “其实服务企业就好比是交朋友,你对他们好,对方就对舟山有认同感。”谈起成为首席服务专员的经验,夏瑜说,最重要的就是把企业真心当亲人、家人,遇到问题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思考。

  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夏瑜和同事们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探索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运行机制,出台文件、机制、制度等20余项,确保了中心的正常运营;联合部门服务专员,牵头解决企业诉求500多件,共计服务企业1000余家。

  浙江聚泰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是市、区重点企业。夏瑜多次组织中心项目服务板块服务专员实地赴企,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审批、加快港口验收进度等问题,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及时解决后续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仕宝(天津)技术检测有限公司在我市注册成立分公司,从事保税燃料油的检测工作。但由于很多口岸部门只认可总公司的名义,给该公司在具体业务办理中造成了很多不便。在了解到企业的诉求后,夏瑜和同事们积极帮助其对接口岸相关部门。“企服中心的对接给我们带来很多实质性的帮助。”公司业务负责人孙夏表示。

  助企服务中,不少企业提出危化品原料进岛难、企业投产运营受到影响,夏瑜和同事们举一反三,探索建立机制解决共性问题。针对不同企业对危化品种类、用量的不同需求,合理利用已有危化品通行资源,建立健全光伏企业危化品原料进岛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已累计为80余家危化品相关企业提供一套标准解决方案,推动从解决单个问题向办成“一件事”转变。

  “每个服务人员都是舟山的一个窗口。”夏瑜说,我们就是要用点点滴滴的服务,营造更优的投资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