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横公路大桥二期首节预制墩身成功出运
舟山首个永久性装配式 海上桥梁构件码头开港
丛 琳 何加万 黄子钊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7月06日 第 01 版 )
□记 者 丛 琳
通讯员 何加万 黄子钊
本报讯 7月1日上午,位于高新区的中铁建港航局舟山智造公司码头开港。同时,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首节预制墩身成功出运。这不仅标志着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舟山预制场正式投产,也意味着舟山首个永久性装配式海上桥梁构件码头正式开港。
据了解,此次出运的墩身为青龙门大桥西引桥32号墩的左右幅2个底节段,长7.1米、宽4.8米、高11.5米、重330吨。青龙门大桥西引桥全长2.87千米,设有承台41个,除41号墩位采用现浇外,其余均采用预制装配式技术进行工厂化生产,共计需生产194个墩身节段与1788榀节段梁,由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舟山预制场负责生产。
该预制场是全省首个全封闭式桥梁墩身生产车间,采用预制装配式技术将一个桥墩柱分成2~3个组件,制成后再用3000吨甲板驳船运输至预定海域进行拼装,通过“搭积木”的形式,形成一个完整的桥墩。
“预制装配式技术的应用极大减少了天气对施工周期的影响,可缩短一半的施工周期,同时还能有效节水、减少建筑垃圾,施工过程中的粉尘和噪声污染也能显著降低。”该预制场技术负责人王颖介绍,通过将海上施工作业转化为工厂内产品制造,实现了环境可控、流程标准、管理规范,从而大幅提升了项目施工进度和构件质量。后续预制场每月能够高效生产25个预制墩身节段与130榀节段梁。
为确保首个预制墩身构件的顺利施工,项目团队积极借鉴外部经验,多次召开专家研讨会,为项目量身定制了专用的施工方案。采用全钢模板结合液压自动走形系统,确保大尺寸异形结构的连续快速施工。混凝土施工采用天泵浇筑,墩身养护采用自动化喷淋系统,同时引入可视化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预制场的精细化管理。
随着该预制场的正式投产,项目团队正全力以赴推进青龙门大桥西引桥墩身节段生产工作。根据生产计划,194个墩身节段将于今年底完成生产,节段梁将于本月底进入生产周期,预计2026年4月全部完成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