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人间烟火之烧烤记
林苏丹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7月05日 第 05 版 )
□林苏丹
遥记某个夏日炎炎的晚上,正逢世界杯,是喝啤酒撸串的好日子。
看完《动物世界》,电影小厅门口就飘来了阵阵烧烤的香味,一时嘴巴没忍住,就跑去“阿里木”吃了点烤羊肉串和葱烤河鲫鱼。只能说好怀念,这家店老板之前一直在云龙路的十字路口摆摊,那时候还没结婚生娃,现在终于有了店面,也算是围观了一段人生……
人在什么时间段遇到什么人,碰到什么事,身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都是未可知的事情。也许会因为天气的关系愁云满布,也会因为路上的一个偶遇而多云转晴,谁知道呢?至今为止,我学到最多的就是一句话:管它呢,试着享受吧!千万不要在玩的时候再去想着学习,就像千万不要在吃烧烤的时候想着减肥一样,这多少玷污了吃烧烤这件事,反而不美。
我对于烧烤是有一点个人情愫的,这多半跟我在杭州时的经历有关。刚刚实习那会儿,第一次参加集体活动,太晚不能回宿舍, 就留宿在宛郁童鞋家里。那是个夏天的晚上,我们去楼下的烧烤摊吃烧烤,炎热的天气里带了点凉风,我们俩姑娘喝着冰啤酒,吃着烤串儿,坐在一起聊着各自的故事。就是在那一天,我知道了这个看起来宜室宜家的湖北妹纸其实内心里有这么潇洒不羁的一面。
她曾经放弃正常课程自学美术,考了两次大学,第一次被刷还是因为大学志愿只填报了中国美院;她锻炼身体大半年后,跟着车队骑行去了西藏,后来还去过很多地方,她的房间里挂满了各地骑行的“战利品”,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牛头标本,就挂在卧室的墙壁上,让那个时候的我觉得超级有范儿;她也玩游戏,会在YY里跟社团里的人聊天、唱歌。她唱起歌来有种特别的温柔,就跟走进她房间的感觉一样,让人觉得特别放松。也就是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开始熟悉,她用我买来后一直积灰的酸奶机做酸奶给我吃,还在玄凤生日时给我们做湖北的口水鱼,辣得让我们大呼过瘾。后来我们离开了实习单位,但还时常联系。前年知道她结婚了,看到她和男友克服困难在一起继续骑行天下,便由衷地为她开心。
2012年毕业后在萧山工作的那段时间,我跟烧烤更是结下了不解之缘。那可能是我过得最混乱的一段时光,双休日基本日夜颠倒,睡醒就是出去吃饭。晚上要么看《海贼王》,要么看小说听音乐。压力很大的时候,我下了个app,好像是K歌达人般,对着手机大声唱歌,搞得出租房隔壁的人对着墙狂敲,后来更是弄了个音响在半夜里放跟我搞对抗。然后,我就迷上了在凌晨一二时下楼买烧烤。沿街还有一家音乐烤吧,可惜太贵,出入都是情侣,不适合我这种女屌丝。
所幸,我还是在不远处的美食广场找到了一家物美价廉的烧烤摊。没想到一来二去,老板记住了我,有一次好几天没去,他们夫妻还问起我的近况,让我感到温暖。最后离开的时候,我记得是11月29日,我特地去跟他们告别。那个安徽老板娘请我吃了自家做的老鸭笋干汤,我还陪她女儿一起看了《冰河世纪》。这件事我发了一条状态在人人网上,其中有一条评论印象深刻:“仗义每在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后一句不置可否,但前一句居然深得我心,有时候陌生的平民老百姓往往比较可爱,他们的直率和真实,不需要猜测太多,只是将心比心的交情。
如今,他们都是存在记忆里的人了,虽然随着时间在远去,但我仍然感激。所以那天经过那家新疆人开的烧烤摊,忍不住又买了最喜欢吃的秋刀鱼。很久没吃了,甚是想念。听说老板十月份就要回家结婚了,不免多聊了两句。话说以前还经常看到他老婆陪他看摊子卖烤串,看来这也是一个关于烧烤的美好的故事……
或许,在充满烟火气的烧烤摊,一边撸串一边侃着生活的酸甜苦辣,这才是中国版《深夜食堂》正确的打开方式,这才像是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