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精准按下社会治理“快进键”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7月05日 第 02 版 )
东方铭苑小区物业、业委会代表、社区三方共同勘察小区电动自行车停放情况 摄影 记者 翁青青
扫一扫看视频
□记者 翁青青 宓妤霖 王跃蒙
通讯员 沈碧红
“兴普社区网格员上报,辖区内有一家商铺由于油烟问题与楼上住户产生纠纷。”
“指挥中心收到,已下派至行政执法队,队员马上就到。”
东港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的智慧大屏上,不时切换着辖区各处的实时画面,大事小事在这里一览无余。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985”行动要求,普陀区东港街道紧扣基层治理水平提质增效,积极探索“小脑+手脚”工作机制,推动形成高效化、精准化、数字化的社会治理模式,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小脑+手脚”推进治理数字化
“塘头青石子海塘边,有人在玩皮划艇。”6月20日下午,东港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值班工作人员吴小雨从大屏监控中发现了一处异常。
“这太危险了!”看着监控上小小的皮划艇随波起伏,吴小雨心中涌起一阵担忧。
她第一时间联系上了街道经贸办和正在周边巡逻的塘头村工作人员。不到10分钟,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在他们的劝阻和帮助下,男子最终拖着皮划艇上岸并离开。
在监控屏幕前,关注着整起事件的吴小雨松了口气,将这起日常视频巡逻预警信息记录归档。
在东港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里,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这里被工作人员亲切地称为“小脑”,而街道职能部门、下沉执法力量和村社网格队伍则被统称为“手脚”。
每天,指挥室内的6名指挥员会通过视频监控大屏对东港辖区进行全时段、全方位巡查。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指挥员立即指派路面“手脚”赶往现场处置问题。
把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去年起,东港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配备专门的处警人员,对劳资纠纷、物业纠纷、征拆纠纷等类型的非警务警情统筹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联动处置,实现对非警务纠纷的高效联动、闭环解决。今年以来,街道已累计分流处置非警务事项827起,办结率达100%。
坚持“1分钟接收、2分钟流转、10分钟到场”的处置机制,东港街道已搭建形成“小脑+手脚”的信息收集、流转、处置闭环运作架构。一旦发现意外情况,都能精准研判、快速流转、联动处置。
以微网格撬动社会“大治理”
6月18日一早,东港中昌社区网格员张玲和往常一样用手机刷起了专职网格员群。
“之前有居民反映晾晒架坏了,要求社区帮忙翻新。”作为网格专职副组长,张玲当天的工作任务,就是去现场了解具体情况。
在东港贸易城附近的旅游品市场楼旁,有一小片公共晾晒区,这里竖立着几个老旧的晾晒架。张玲走上前,摸了摸架子上的晾晒杆,手上满是红色锈迹。
张玲随即将现场情况向社区进行汇报。不一会儿,她拿来了油漆、手套、除锈砂纸等工具,对生锈的晾晒架进行打磨除锈、刷漆翻新。不久后,一个个曾经锈迹斑斑的晾晒架焕然一新。
如今,东港街道16个村社共设置了127个综合网格、6个专属网格,共有微网格676个。而像张玲这样的网格专职副组长共有10个,分布在街道的各个村社。
今年以来,东港街道加大了网格走访力度,并创新在每个村社设置了网格专职副组长,负责统筹处理各村社的网格工作。网格专职副组长的设置,增强了网格员的“吹哨”功能,进一步畅通了社情民意收集渠道。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结合网格夜访,东港街道大力推行“逢一进格”“走村入社”工作机制。“我们将12345平台、网格工单、非警务事项等信息纳入‘逢一进格’工作机制。”东港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网格走访中发现的各类事件,会由“小脑”研判后将回访对象下发至各村社,由联系领导、社区书记、网格员分层分类开展回访,切实将民生矛盾纠纷在基层网格闭环解决。
“三方协同”探索小区治理新路径
6月21日晚,一场由物业、业委会代表、社区共同参与的“三方协同”议事会,在东港文康社区东方铭苑小区举行。
“根据最新的消防要求,架空层不能停放电动车。”在议事会上,文康社区党委书记刘淑妙首先向小区物业和业主代表提出了要求。
“我们可以把电动车停到地下一层,但目前的地下入口坡度较大,需要物业来想想办法。”在东方铭苑小区业委会代表贺伟民看来,将电动自行车停到小区地下一层虽然更安全,但是也存在不少实际困难。他建议,在小区露天空旷处,建几个挡雨棚,供部分电动自行车充电停放。
很快,物业汇总了会议上各方的意见,准备三方实地考察后,定下具体改造方案。
6月24日上午,冒着瓢泼大雨,东方铭苑小区物业、业委会代表、社区三方再次齐聚,现场查看之前设想的方案是否可行。
在共同勘察了具体情况后,三方协定由物业改造调整地下入口的坡度,并在小区空旷处增设挡雨棚。业委会和物业也会督促业主,不再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架空层。
“能够顺利解决问题离不开社区、业委会和小区物业的三方配合。”事后,刘淑妙表示“三方协同”议事会,让社区和小区物业、业委会之间的关系更紧密。同时,也让物业和小区兼具“前哨窗口”的作用,让其能第一时间了解到群众的需求,并反馈至社区,让问题不出“小区”就能得到解决。
探索建立社区、业委会、物业三方协同共治机制,是文康社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有效抓手。
今年以来,东港街道探索建立社区、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协同共治机制,通过试点先行、压茬推进、因地制宜纾困解难,不断探索小区治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