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路上的坚守

木兰花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7月02日 第 04 版 )

  □木兰花

  雨,无止境地绵延着,仿佛要将这城市的尘埃都洗净。我望着这滂沱的大雨,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无奈的情绪。

  公交站台里,人们陆续躲进这狭小的避风港,有一位老人,让我目光久久停留。老人静静地坐在长椅上,她的白发在雨水的洗礼下紧贴着苍老的额头,显得有些凌乱。她瘦弱的身躯裹在朴素的衣物中,仿佛与这城市的繁华格格不入。一双单薄的鞋子,走过了多少泥泞和坎坷,如今已被雨水无情地浸透,紧紧贴在她疲惫的脚上。两只小箩筐静静地陪伴在她身旁,里面装着一些折叠的蛇皮袋和一小半卖剩下的蔬菜。她手中紧握着一根扁担,似乎是她这半生的依靠。

  班车终于来了,人们纷纷起身,争抢着上车。老人却显得有些手忙脚乱,她来不及打伞,赶忙拾掇起这些大物件,一手扶着把手,出示着老年卡,一手拎着箩筐,小心翼翼地挪上了车。

  人们一一落座,车厢里一位女高音招呼着老人:“她婶婶,快来这里坐。今天又是风,又是雨的,你怎么也去城里卖菜了呢?”

  老人笑了笑,略显沙哑地回应着:“是呀,家里的蔬菜都收上来了,不卖也不行呀。”她的声音里充满了无奈,却也透露出一种坚韧。老人开始拉起了家常,说着今天的暴雨,说着自家老头的倔强,说着菜园里长势喜人的蔬菜,说着城里的光景。她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仿佛这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不过,那淡淡的笑意里,却也透露出一丝丝奔波劳碌后的疲倦。

  我细细地凝视着老人,她那布满皱纹的脸庞,如同一本被岁月雕刻的古籍,诉说着生命的沧桑。她的生活,虽然充满了艰辛与不易,但她却从未退却。在这样一个糟糕的风雨天,她依然坚定地挑着担子,踏上买卖之路,这需要多大的勇气。  

  或许,她的老伴昨晚就已经为她采摘好了蔬菜,一早穿着雨披,将她送到站牌,他一件一件地将箩筐扛上车,心中或许充满了歉意。然而,生活的重担终究还是要落在老人的肩上。

  此时,老人的电话响起,她缓缓地从口袋里取出一款老式手机。她只简单地说了句:“回来了,回来了!午饭还没吃呢。”我猜想,这或许是家里的老伴打来的电话。家里的厨房应该又蒸腾起一缕缕的饭香味了,老伴在恰好之时将饭菜热了热。他可能在一次次从相隔甚远的公交车踩刹车的声音里,揣测老伴是否随着这辆班车的到来而到来。

  终点站,老人下了车。她打着一把破旧的伞,肩担着小箩筐摇摇晃晃地在风中渐渐走远。看着她微驼的背影,我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老人就是这城市中一道另类的风景,虽然平凡,却充满了力量。

  雨还在下着。明天,老人家是否仍像今天一样去城里卖菜,是否能如愿地将两箩筐的蔬菜售卖完,我无从得知。但我熟知,在农村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如他们老两口一样的农民,在流转的时节里俯身扎根于那得以维持生计的田地深处,将承载着希望和汗水的绿色果蔬,以及丰盛的喜悦,连接起农村和城市的纽带。

  从晨曦微露到日暮时分,他们一季又一季地将土地翻了又翻,烈日炙烤着他们的脊背,同样他们也默默承受着风雨的来袭,从播种到收获,日复一日地耕耘着属于自己的家园。他们是田园的坚守者,是乡村这片广阔田野里勇敢的开拓者,更是这片土地上最坚实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