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沙积极培育村后备干部梯队
“乡村合伙人”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吴建波 孙颖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6月30日 第 01 版 )
□记者 吴建波 通讯员 孙颖
本报讯 “好足嘞,这下台风天来了就不用担心了。你们那么关心我们,我们心里说不出的感谢!”近日,看着维修自家房屋的事在“乡村合伙人”李玲巧的帮助下排进了街道“净居亮居”项目,小沙街道增辉村柯大伯一家连连道谢。
今年以来,小沙街道推进“乡村合伙人”储备工程,以村书记、村两委班子以及后备干部等为群体,探索走出“村官职业化、管理制度化、培训长效化、激励系统化”建设路子,打造“一专多能”的村干部队伍,持续将组织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
为村民房屋问题解忧的李玲巧正是“乡村合伙人”的一员。作为街道新招录的村后备干部,她在入职后挨家挨户走访,快速熟悉村内情况。“当村民的‘合作人’,与他们心联心,基层干部群众基础才会扎实。”李玲巧说。
据了解,“乡村合伙人”选树对象主要来自优秀返乡大学生、返乡创业者、致富带头人和本身具有一定发展基础的小企业、合作社负责人。小沙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姚岚芬告诉记者,街道实行“开门纳才、开门培养”,全面开展村级主职人选排摸,力保每村都有2名以上35~45岁“一肩挑”人选。根据各行政村党建工作目标、村庄建设任务及街道重点工作,新招录村后备干部每人牵头领办一项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实行半年度考评打星。
征集村后备干部领办项目、组织开展村后备挂职轮岗锻炼工作、领导班子结对帮带谈心……点开“乡村合伙人”储备工作计划表,相关的培养计划已排到了年底。据介绍,小沙先后组织了村后备干部参与甬舟铁路政策处理、樱花谷、三毛文化村乡村振兴提质升级、长白海工产业建设等重点项目,征集了“以樱为媒 以旅促兴”党建引领强村共富、“桃梨双兴 共进共富”助农富民等项目9个,开展5次项目分享会。
“以项目为媒介,让后备干部熟悉群众工作、重点项目流程、招商引资等各领域工作,加快成长培育速度。”姚岚芬表示,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后备干部,将根据村组织班子建设的需要及时进行充实调整,持续改善村干部队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