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思远方
沙滩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6月23日 第 02 版 )
□沙滩
夜静,月圆,思远方。
远方其实也并不远,千里万里肯定没那么远,可能百里也不到。然产生思念并不是由距离产生的,而是由你的情感由内向外的一种共情。既使两人面对面,思绪也会越过物理阻隔,回到过去某个场景,某个事件,欢快的、衰伤的都物化成一帧帧画面。
自己这一代人,大凡出生于海岛,长大后离岛。未离岛前,想像岛外的城市,就如偶现海中的海市蜃楼,抽象、笼统还略带神秘。离岛后,也算是进了城,城不算大,但确算是城市,出入不以舟代步,商店百货琳琅,楼房栉次鳞比,工厂人头攒动。一开始极不习惯城市的闭户不闻外面事,开门即为柴米忙,不像在海岛相闻即邀进屋酌,相见非得彻夜谈。
但事情总有两方面,不能都占了。天时与地利,最后还是要人去争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辈子做个平凡人,才是最最重要的。回想顽童时代,好像唯有大海是自己的玩伴,海水的轻柔与刚烈,一直拍击着我的胸膛,一下、一下又一下。即使多年后,仍能深深感受到这力量来源的秘密。最初的向往和后来的离开,其实只是一种选择,能让自己走得更远,跑得更快些。
远离故乡,他乡既是梦中的故乡,故乡又是眼里的他乡。以前不明白,读我们不懂的东西有什么用。比如儿时读唐诗,只是读唐诗;大时读唐诗,开始读韵律;老时读唐诗,却是读自己,才明白老祖宗的东西,好得很,宝贵得很,读了终身受益。等到你髭须霜白,纵然你携妻带儿衣锦还乡,也会惊讶,原来自己也怕老大回乡孩童笑问:客从何来?
月是故乡明。只不过这不是月明,而是心明。心亮堂了,望月,月也就明亮了。等到这时,你已是藏了锋芒戒了莽撞削了孩子气,好像一切又回到当初出发前的那个稚气少年,从未改变,却都已改变。这样的心境,有时跟读书一样,读罢一本书,掩卷长思,还是觉得若有所思,书中所说的,与你所思的,终究是不是一回事?还是折射了你的若有所失?只有你本人知道,聪者自明之,庸人自昏之。
失眠在月圆之夜,清醒于星空之中,追寻远方记忆的思念,起初只是一种寄托,然后变成了牵挂,最后化为一颗鱼的石首,朝着故乡的方向游去。
一直以为,男人就该志在四方,浪迹天涯,人生不如此,便有遗憾。可一旦江湖闯荡,风高浪急,人心叵测,登高望远,真叹我辈渺渺,远路邈邈,虽风驰电掣,奈何关山难越,玉门难度,免不了伤痕累累,壮志难酬。惆怅之余,懂得守缺不失为一种欣慰,一种豁达,一种成熟。
就像你在父母的眼里永远是个孩子,你在故乡的语境中永远是游子,这是千年不变的情怀,千年不变的乡愁。
许多事,许多人,许多物,只有到了一定年纪时回头去看,去想,去琢磨,就会释然,就会恍悟,就会说,即使走得再远,即使如风筝断了线,该往回走的时候,千万别犹豫,掉头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