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李子光:臻于匠心的法制“新星”
夏毅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6月20日 第 04 版 )
侦破案件期间,李子光在档案室查阅资料
□夏毅 文/摄
人物简介
李子光:
舟山普陀人,1994年11月出生,2019年3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普陀山公安分局朱家尖派出所副所长,荣立三等功一次。
岗位在变,初心不变。从基层民警到法制民警再到派出所副所长,李子光凭着一腔热情,一路学一路干,成绩亮眼,成为了法制工作的一颗“新星”,推动着执法质量和执法公信力的提升。
厚积薄发 法制尖兵快速成长
2019年3月,李子光被分配到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派出所,开启了派出所生涯。深夜勇救溺水者、跨省抓捕逃犯、热情服务游客……初生 “牛犊”李子光冲劲十足,用实干实绩践行着从警初心。他也渐渐对公安法制业务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工作之余时常钻研法律知识,参与法制宣讲等活动。
“4年的基层经历是我宝贵财富,为今后踏上法制之路奠定了实践基础。”李子光说。勤学苦练加上执法办案规范,在所最后一年他被任命为法制员,负责所里执法监督工作,之后又因工作成绩优异被调到普陀山公安分局法制大队工作。
成为法制民警后,面对复杂多样的案件,更需要扎实的法律知识。李子光不断学习公安专业知识,仔细研读各类法律论文及专业书籍,及时关注法律法规更新情况,并经常向身边的同事请教和探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现实案例分析,主动参与疑难复杂敏感案件的探讨,这使他在法制领域飞速成长起来,最终在去年的全省公安民警法律知识抽测中取得了第二名的佳绩。
随叫随到 全力服务实战需求
多年的基层经验使李子光充分认识到法制工作要贴近基层、服务实战。为确保办案质量和程序合法,在法制大队工作期间,他一遍遍审阅、审批案件,与办案单位充分交流案件定性和适用法律条文,对重大、复杂案件提前介入指导监督。不管白天还是晚上,不分工作日还是节假日,只要民警一个电话,他都是随叫随到,只要办案单位有需要,他便随时提供服务。其间,他指导、审核刑事、行政案件近百起,未发生执法问题,得到办案单位一致好评。
“法制不仅要全力服务实战,而且要靠前。”这是李子光对法制工作更深一层的认识。去年年初,辖区发生一起案值十余万元的诈骗案,经初步研判,系分布于三省的犯罪团伙共同所为。他作为法制民警,主动请缨跟随办案单位出差。其间,他不但参与嫌疑人摸排与抓捕,而且以案件移送审查为标准,全程提供法制服务保障,使这起案件在证据确凿且程序完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较以往办案时间缩短近20日成功移送起诉。
实践与理论的充分结合,随叫随到的全程保障,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李子光不但得到普陀山公安分局上下一致认可,更是被市公安局任命为“法治质检师”警营工匠。
严格管理 规范基层执法办案
由于工作成绩亮眼,今年3月,李子光被任命为朱家尖派出所副所长,分管法制和综合勤务指挥工作。从怀着初心到普陀山派出所报到,再带着匠心到朱家尖派出所任职,这不长不短的五年既是一个循环,又是一个新的起点。
新起点,新挑战。作为带着浓浓“法制”底色的副所长,敏锐意识到派出所目前执法所遇到的困境。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作为景区派出所的一线民警怎样在镜头下开展执法活动?如何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监督压力下,确保执法质量……这些都是他日思夜想的问题。
“‘规范’是保证镜头下执法不受诟病的‘不二法门’。”李子光坚定地说。于是,拥有匠心“内核”的他不断总结、不断归纳所里执法办案症结,最终针对一些常见的共性问题提炼出一整套执法操作规范,在接处警规范、敏感案事件处置等各环节作了较为详细规定。这套规范不但简单明了、便于理解,也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成为一线民警执法“教科书”。同时,全面推行“一日一查”制度,以民警自查、法制员倒查、分管副所长督查为基础,每日对警情、案件等进行全方位检查。在他的努力下,朱家尖派出所的民警们在执法时越来越规范到位,也越来越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