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
“数”智先锋打造警务智治新高地
王周飞 顾浩祯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6月20日 第 04 版 )
□王周飞/文 顾浩祯/摄
“看着警车位置离自己越来越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家住定海西园的郑女士边看手机上警车位置边等待民警救援,她还不知道,原来现在的警察出警这么“高科技”。
科技推动公安工作创新发展,数据驱动公安战力新增。定海区公安分局聚焦基层所盼、实战所需,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引擎,探索公安数据能力建设,丰富模型应用场景,赋能“三大警务”建设,全面推进定海公安工作现代化先行。
目前,该局已研发“智航远洋”“舟警云台”“智护金塘2.0”“智治小脑2.0”“清风者”等20余个小切口模型应用,全力打造警务智治新高地。其中,“智航远洋”应用获评全省“数字法治好应用”,相关经验做法得到公安部领导和省委领导的调研肯定。
聚“数”成塔 为平安加码
“为加快形成和提升公安新质战斗力,我们创建大数据实战中心,将数据横向赋能各警种业务系统,纵向串联派出所最小作战单元,分层分级实现全时响应、全域支撑。”定海区公安分局政委张晔介绍,先后协助实战部门侦破刑事案件56起,其中一起通过“涉税”模型预警发现,查证涉案金额400余万元。
目前,该中心完成数据归集清洗35万余条,按照“申请、受理、支撑、推送、赋能、反馈”等流程闭环运行警务协同机制,由部门“点单”,中心“解题”,研发一批小灵快模型,不断提高信息的预判能力,实现违法犯罪人员精确预警、精准管理、精准打击。
“数据对我们侦查打击最大的作用,就是提高效率。传统破案往往需要走访排查,既耗时间又耗警力,现在有了针对性模型,对象排查范围被大幅度缩小,其中三盗案件破案率达到95%。”该局刑侦大队大队长齐灵舟说。
乘“数”而上 为防范助力
“‘舟警云台’启用以来,以往每天平均四五起催警类重复警情,现在基本4天才1起,在后续对报警人的回访中满意度也大幅度提高。”该局情指中心主任王英说。
为精准破解“报警位置不明、当事人催报警、回访效率低下”三大难题,今年4月以来,该局借鉴“滴滴打车”运行模式研发“舟警云台”,辅助配套AI智能语音电话提醒,实现处警民警和报警人位置“隔空双向可视”,让群众对“警力正在路上,安全就在身边”更加真实有感,大大缓解等待时的焦虑情绪。
平台运行以来,全区接处警首批警力8分钟到达率保持94.5%以上,催警类重复报警率下降66.7%,群众满意率达99.8%,涉警投诉同比下降58.3%。
加“数”而行 为服务升温
“我要迁户口,可是房屋产权人是我儿子,他现在澳洲,怎么办?”“我父亲在岛上要换身份证,但身体不好行动不方便,怎么办?”“我老婆在老家坐月子,能不能办理新生儿落户手续?”
为切实解决小岛居民、老孕病残、出海渔民、出境公民等群体无法到现场办理政务事项的问题,该局推动集“线上确认、后台审核、容缺受理”等功能于一体的“舟警云签”远程确权应用多跨升级为“舟到云签”,并在全市推广。
“应用升级以来已为全区居民办理跨境、跨省确权业务573件,满意率达100%。”该局行政审批科科长顾增轶说,“为让群众在云端享受同质同效政务服务,实现端对端、屏对屏‘零跑即办’,我们最新研发了‘云上窗口’应用。”
随着互联网“快车”高速运行,定海公安瞄准基层实战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将大数据与群众衣食住行、日常生活和社会公共服务等深度融合,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