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企结对携手奔共富
月湖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6月19日 第 03 版 )
海客谈 月湖
自2022年我市启动“万企兴万村”行动以来,已吸引200余家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累计开展村企结对177对,项目投资总额约4亿元;建成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104家,吸纳就业人数5580人,其中低收入农户人数539人,实现人均月增收2841元(据《舟山日报》5月29日报道)。“村企结对”奔共富,在良性互动中实现共建共赢,这无疑是值得拓展的可喜场景。
随着经济跨越发展、产业快速崛起,落户舟山的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增多,这也使得如何处理好企地关系这个老课题重新凸显出来。企地关系是否融洽、企地互动能否共赢,不但事关企业周边的乡村振兴、村民致富,还直接牵涉到整体营商环境。在“万企兴万村”行动中,民营企业家和商会、协会通过产业帮扶、就业帮扶、购销帮扶等方式,因地制宜开展“村企结对”,有效带动了村民致富。
作为我市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优秀实践案例,高新区管委会在深入排摸园区用工需求基础上,动员、指导区内企业建设了20个“共富车间”,定向吸纳周边有专业技能的剩余劳动力。同时,鼓励企业根据各自实际保留、开辟手工生产线,拿出部分岗位接纳周边就业困难群众,将发展红利惠及各方。
我市各地还通过党建联建,使企业和村结成共富联合体,形成村集体、村民、企业“三方共赢”局面,为企地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板。岱山县岱西镇与辖区8家重点企业衔接,全面推广党建引领“村企联建”工作,“8村8企”携手合奏共富曲。浙江鼎盛石化工程有限公司党支部和火箭村党总支“村企联建”后,企业成了村里农产品的大买主,种植户的水果再也不愁卖了。
有道是,远亲不如近邻。通过组织共建、党员互动,乡村有了好帮手,企业不再是孤岛。“村企结对”“村企联建”更是资源互通、优势互补的过程,农产品销售、劳动力就业得以在家门口实现,而企业同样可以因周边乡村的日益繁荣而获益匪浅。良性互动的局面一旦形成,种种矛盾纠纷就容易迎刃而解,更多的企业在开疆拓土中也就会变得顺风顺水,从而形成更加和谐的发展环境。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村企结对”可以在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的同时,有力促进产业兴、百姓富、村域治,使得发展成果不仅体现在统计数据中,更呈现在百姓笑脸上。党委政府牵头抓总,有关部门牵线搭桥,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广泛深入地开展“村企结对”活动,让企业发展更有动力、让村民共富更具底气,实践探索未有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