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都可养殖,亩产值可达30余万元
养虾开启数字化智能养殖时代
王倩倩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6月08日 第 01 版 )
□记者 王倩倩
本报讯 打开电脑或手机,动动手指,就能查看养殖池水质实时数据,并进行“一键消毒、投喂”,从而实现24小时远程操控管理南美白对虾……这是定海盘峙水产养殖场今年投用的一套水产智能控制系统,它让南美白对虾住进了四季恒温“泳池”。据市水产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我市首家利用数字循环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场。
昨天上午,记者走进该养殖场的智慧化控制室,映入眼帘的是2块大屏幕,一边动态显示着10个养殖池的溶解氧、气温、PH值、饱和度、盐度等实时数据,另一边则是各养殖池的实时画面。
“每个养殖池有100立方米,全部采用循环海水养殖,池内水温始终保持在26℃~28℃,这是南美白对虾最适宜的生长水体环境。以前我们只能凭经验管理水质,现在有了这套智慧养殖系统,就像请了一个24小时值班的‘机器人’,许多问题都能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定海盘峙水产养殖场负责人周高民介绍,养虾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产业,饲养管理、清洁维护、水质监测等工作较为繁琐,如今养殖场告别了传统的人工养殖方式,养殖池通过智能设备控制,使南美白对虾一年四季都处在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中,不仅有效节省人力资源,提高养殖效率,而且达到科学、安全、精准养殖的目的。
除了水质数据的24小时实时监测,水产智能控制系统还设有循环水、智能增氧、自动投喂等模块。只见周高民轻点鼠标,大屏显示“紫外线”“蛋分机”“循环水泵”等相继开启工作。
“这是最新投用的智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循环水系统启动后,养殖池的海水会经过沉淀、紫外线消毒、杂质过滤、泡沫、氨氮处理、生物处理等环节,最终再循环至养殖池,形成一个闭环,达到水资源多次循环利用的目的。”周高民带着记者走进养殖场,只见与水产智能控制系统相连的10个养殖池池面,海水不断翻涌。他从水中提起一个虾笼,笼内一只只青灰色的南美白对虾跳得正欢,“越是活蹦乱跳,说明它们生活得越好。”
据市水产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利用数字循环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场,相比过去外塘海水养殖,不仅减少了染污,也提高了对虾养殖的效益。“以前采用的是‘大换水’模式,池里的水脏了就排出去,再灌入新的海水,海水失温大就需要热泵加热,成本较大。现在采用循环水系统,海水失温少,可以保证虾基本处在‘恒温’的舒适环境里,成活率和品质大大提升,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该负责人说。
周高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过去养殖场只能在春秋2季养殖南美白对虾,今年投用水产智能控制系统后,一年养殖2茬变成了一年4茬,预计亩产值将从12万元提升到30余万元。
周高民表示,数字智能化是水产养殖行业发展的趋势,他将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推动海岛养殖产业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走出一条智慧、高效、低耗、优质的精细化养殖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