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看的份”终究是心病

周沫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6月05日 第 03 版 )

  海客谈丨周沫

  5月19日下午,经过2天的激烈角逐,浙江省第四届海洋运动会第一赛段的沙滩气排球、沙滩飞盘、风筝板(表演赛)和帆船等4个比赛项目已全部完赛,共有近700名运动员参与其中(据《舟山日报》5月20日报道)。本届省海运会在我市举行,给美丽舟山尤其是嵊泗带来了可观流量,也激发了人们对海洋运动的关注度,但太多的人对海洋运动项目“只有看的份”,终究还是一块心病。

  顾名思义,海洋运动应该是大海孕育的。而眼下,并不靠海的兄弟市都能派出运动队参赛,但很多舟山人却对诸多海洋运动颇感陌生,更别说参与其中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作为海洋城市,对海洋运动的贡献不能止于提供赛场,群众基础这块短板理应尽快补上。否则,打造海洋运动赛事之城难免会是空中楼阁。

  这方面,不妨借鉴普陀打造“海岛篮球赛事之城”的做法。今年春节后,2024年普陀区“全民篮球季·村BA赛”就打得如火如荼,为接下来在普陀举办的第26届中国大学生篮球一级联赛分区赛热了场。5月11日,普陀区全民篮球季重燃战火,全区各镇、街道、管委会和10支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球队再次掀起篮球热。一场嗨过一场的赛事,让“海岛篮球赛事之城”呼之欲出。

  相比较而言,在我市举行的海洋运动会虽然吸引了不少观众,但很难说点燃了民众参与海洋运动的热情。对赛事举办地来说,更大的意义或许是借赛事提升了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利于促进全域旅游。而对于海洋运动本身来说,更需要通过大众参与来不断推进。不可否认,推广海洋运动会受到较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像打篮球那么方便。尤其是帆船等涉海项目更具有挑战性、专业性和竞技性,注定只能是小众参与。但即使如此,无论是从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角度,还是从打造海洋运动赛事之城的客观需要出发,舟山都应该把海洋运动推广开来。

  推广海洋运动,应该从娃娃抓起。舟山的孩子总要去海边玩的,只是大多都是赤手空拳去的,假如有触手可及的气排球、飞盘之类的运动器械,自然就能热火朝天地玩起来。中小学还可以组织相应的运动队,利用旅游淡季空出来的沙滩上特色体育课,久而久之就能把海洋运动的气氛搞起来。而只要有了群众基础,自然就会不断冒出尖子选手参加难度更高的“勇敢者的运动”。

  舟山理当成为海洋运动的孕育地、输出地,舟山人咋能“只有看的份”?要把握好省海洋运动会在舟山举行的热度,把群众性海洋运动推广开来,把各类本土赛事轰轰烈烈开展起来,这不仅有利于培养更多的运动员,还能让海洋运动赛事之城变得更加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