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输电技术品牌“国蛟一号”再添重器

舟山自主研发全国最大载缆量海缆施工船试航成功

最大载缆量1万吨,具备深远海海缆敷设与检修作业能力

岑瑜 孔宇泽 魏瑜玲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6月05日 第 01 版 )

受访单位供图

  □记者 岑瑜

  通讯员 孔宇泽 魏瑜玲

  本报讯  近日,由国网舟山供电公司自主研发的全国最大载缆量海缆施工船“启帆19”号首次试航(见图)取得圆满成功,全国首个国家海洋输电技术品牌“国蛟一号”再添重器。

  长期以来,全球海上风电的开发大部分集中在近海海域。但随着近海风电资源开发利用趋于饱和,深远海正在成为全球海上风电布局的新方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开展深远海海上风电规划,完善深远海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推动深远海海上风电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探索集中送出和集中运维模式。

  “当前,海缆施工船的载缆量远不足以支撑深远海海上风电能源输送。因此,大幅提升海缆施工船载缆量至关重要。”国网舟山供电公司旗下的浙江启明海洋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依托四十余载海缆施工经验,该公司瞄准世界最新海缆施工装备技术,全面总结“启帆9”号的成功建造经验,于2022年启动了最大载缆量10000吨新型海缆船“启帆19”号的建造。

  据介绍,“启帆19”号船长108.6米,宽37.2米,排水量2.4万吨,设计吃水深度6.5米,最大载缆量10000吨,可满足75公里三芯交流220千伏海缆或120公里直流海缆装载要求,具备深远海海缆敷设与检修作业能力,采用直流电力推进方式,能最大限度提高动力配置效率和环保要求;采用动力定位敷设方式,满足4节流、10级风恶劣海况作业能力;采用精准导航定位系统,具备高精准海缆敷设方式,有效提升我国海洋输电装备和技术水平。

  相关人士表示,7天试航结束后,“启帆19”号计划于本月中旬交付使用,未来将承接海上风电场海底电缆施工、岛屿间互联供电及海缆检修等工作,成为开拓国内及东南亚海上风电市场的主力“战舰”。其海缆敷设作业范围将由我国向“一带一路”沿海国家拓展,为全球能源利用向绿色低碳转型贡献舟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