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恒煊:“法治质检师”的“热辣滚烫”

张华 姚旭阳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5月30日 第 05 版 )

  □张华/文 姚旭阳/摄

  人物简介

  顾恒煊:

  浙江岱山人,1994年7月出生,2019年2月参加工作,中共预备党员,现为岱山县公安局法制大队驻高亭派出所法制员。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获个人嘉奖两次、优秀公务员四次,2024年获评全市公安机关“法治质检师”。

  从服务群众、打击违法犯罪的一线办案民警,到“深居幕后”的法制民警,顾恒煊对公安事业的执着与初心始终未变。工作5年来,他在不同的岗位上不断发扬工匠精神并将之传承。

  “初识”

  2019年2月,顾恒煊从浙江警察学院毕业后,来到岱东派出所工作。从小就有“侠义心肠”的他,期待着能“大展拳脚”。从警伊始,顾恒煊就全面接触接处警、案件办理等各类工作,彼时的他戴着眼镜,略显稚气。而由于经验不足,面对各类疑难复杂问题,也是屡遭“碰壁”。但他的热情不减、绝不气馁,而是不断在实战中磨炼,用无数个不眠之夜的全力以赴打磨出敏锐的洞察力。

  在办理一起盗窃案时,面对复杂的案情,顾恒煊做了150余份笔录。他抽丝剥茧,从细节打开突破口,最终成功打掉一个盗窃团伙。“那时候我经常茶不思饭不想,有时候在迷迷糊糊中入睡,灵光一闪,想到一个切入点又会一个激灵醒了过来。但最后,当找到案件突破点时,一切都是值得的。”这是他主办的第一个案子,回忆起来,顾恒煊眼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走访、摸排、思考,伏击、审讯、追踪……凭着好学深思的钻劲、攻坚克难的韧劲和敢打敢拼的冲劲,顾恒煊很快从“徒弟”成为能独当一面的全能型办案人才,实现从“零办案”到“办好案”的跨越式转变。

  “方向” 

  在一起起案件办理中,顾恒煊对法制工作肃然起敬,也有了新的奋斗方向。2021年,岱山县公安局法制大队遴选,他成功加入法制战队,成为了高亭派出所的法制员。

  “起初的我不自信,怕不能胜任这份工作。想起刚开始工作时,我做的案件材料总是被退回来,只能一遍一遍完善,头发要薅没了,我知道我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虽然顾恒煊办案经验已经积累了不少,但案件审核又是不一样的领域。作为“新人”,顾恒煊每天和工作打着时间差,努力学习审案技巧,向法制的前辈们要来审核单,将之前的已结案件重新看了一遍又一遍,将处理过程、节点与自己的想法做对比,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着每天学习审核案件的感悟收获。为了节约时间,他吃饭都是就着案子吃,审核单就是他的“纸质榨菜”。付出,从来不会白费。与笔记一起增加的,是顾恒煊对案件审核要点和审核方法的熟练程度。

  至此,办案民警对顾恒煊这个“新人”的态度产生了转变,他用实际行动和成绩向大家证明了:他虽然很年轻,但很严谨。

  “启航” 

  在法制员岗位上,顾恒煊始终保持对法律的敬畏初心和专业严谨的态度,狠抓案件的审核把关工作,精益求精,坚持做到案卷不看完不放手、问题不找准不放过、事情不解决不放下。正是因为如此,他与所内的同事们之间的信任度逐渐提升。

  “诚于心、精于勤、创于品、健于民”是顾恒煊的座右铭。他在工作中发现,巡查警情案件过程中,经常存在一事多查等情况,费时又费力。于是他多方联系、确认、设计,最终结合所内实际情况,精简统一数据化管理,设计推出“两清单”——“巡查清单”和“涉案财物管理清单”。“巡查清单”内有27项重点工作内容,警情、案件质量,辖区治安热点、数据分析一目了然,大大降低了多条线巡查工作的重复率。“涉案财物管理清单”实现了“纸质清单、网上文书、实物”三统一,解决了涉案人员处理后,涉案财物仍然遗留的问题。基于实效,“两张清单”在全县推广。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顾恒煊热爱公安法制工作,牢记法制工作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为了这份热爱,他将所有的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为了这份热爱,他永不停歇,力争为法治公安建设增砖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