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泗奉贤两地携手“促销”滩浒特色海产品

“滩浒三宝”成功打开上海市场

滕海平 徐晗雨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5月23日 第 02 版 )

  □记者 滕海平 通讯员 徐晗雨

  本报讯  “以前我们的海蜇全靠自产自销,还受制于经销商压价,销售渠道窄。现在好了,海蜇再也不愁销路了。”近日,嵊泗县洋山镇滩浒村党总支书记范方桥高兴地对记者说。

  滩浒岛距奉贤海湾旅游区12海里,2000年4月,应建设发展需要,岛上80多户渔民举家迁入上海市奉贤区滩浒新村。这批渔民一直保留着“岸上生活、海上作业”的生活方式,岛上特产海蜇、大白虾、凤尾鱼并称“滩浒三宝”,其中古法技艺腌制海蜇的名气最大,每年的海蜇和鳗鱼苗捕捞销售是滩浒渔民主要收入来源。然而,各家各法的传统营销模式一直是困扰“渔村振兴、渔业增值、渔民增收”的瓶颈问题。

  5月20日,嵊泗县委组织部、洋山镇党委和奉贤区委组织部、海湾旅游区党工委在滩浒岛举行合作交流活动,双方围绕深化党建联建、推动“滩浒三宝”品牌市场化进程等议题展开研究探讨;奉贤区餐饮协会和奉贤邮政作为首批“滩浒三宝”销售代理商,正式挂牌运作。

  据介绍,奉贤方面借助高校、企业资源优势,请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分析海蜇市场化销售可行性,对接奉贤邮政等单位,通过市场化行为、产业化发展,助推渔民增收。围绕讲好“上海最后的渔民生活”故事,成功申报“滩浒三宝”国家商标和海蜇古法腌制、鳗鱼苗捕捞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滩浒三宝”列入奉贤十大特色美食菜肴。下一步,销售代理商将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形式,扩大“滩浒三宝”品牌影响力,同时积极利用网点和平台资源,拓展市场化销售渠道,让“滩浒三宝”成为沪上更多消费者的新选择。

  据了解,多年来,嵊泗充分发挥“与沪同城”的区位优势,加大与奉贤合作力度。2020年,嵊泗县与奉贤区签署区域联动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拓宽了合作领域。嵊泗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嵊泗奉贤两地组织部门还将在基层组织建设、干部人才交流锻炼、跨区域基层治理、党建阵地共享等方面推进合作,为推动两地发展提供更强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