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如何挖掘?如何建设得更好?
省市两级文化特派员首次“面对面”
何菁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5月22日 第 01 版 )
□记者 何菁
本报讯 “定海新建村如何从1.0版本升级为2.0版本,我认为这其中有很多值得去挖掘与包装的内容。”“嵊泗青沙村作为海岛渔村,有很多本土文化可以挖掘,我也希望利用自身资源,帮助他们建设得更好。”……
5月8日,浙江省首批文化特派员选派启动仪式在杭州举行,100名省级文化特派员首次公开集体亮相。连日来,5名派驻我市的省级文化特派员们在舟马不停蹄地调研和走访。5月20日下午,5名省级文化特派员与我市新聘任的首批14名市级文化特派员们举行首次工作见面会,就如何建设乡村文化、推进乡村振兴等话题进行探讨。
“我认为,文化特派员这个身份,最主要是要体现在‘特’。”省级文化特派员、浙江在线新闻中心主任叶海说,因为每位文化特派员都来自不同领域,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帮助乡村开展文化建设。“就我自身而言,要以新闻人的眼光去发现,借用媒体人的资源去推广。”
省级文化特派员、浙江美术馆公共拓展部馆员刘佳波是文旅部“春雨工程”奖获得者,在乡村美育、文化品牌培育推广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走访定海新建村后,刘佳波对于新建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的成绩感到欣喜。同时,他认为新建村需要从1.0版本提升到2.0版本,如何将艺术融入旅游,来丰富乡村旅游,提升当地村民的收入,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省级文化特派员、浙江海洋大学音乐教师于志新派驻到了金塘山潭村,他擅长文艺活动组织与策划,在非遗保护传承方面颇有研究。“我了解到7月份村里要搞李子节,从我个人来说可以在节目策划、内涵挖掘给出一些建议。”接下去,于志新还计划为山潭村打造一首村歌。省级文化特派员、浙江古籍出版社文史编辑孙科镂则打算利用集团的资源,为嵊泗青沙村建一个全省数一数二的村级阅览室。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见面会上,我市首批14名市级文化特派员一一亮相,他们都是由市委宣传部重点面向全市宣传文化系统、机关、高校和各类协会(学会、团体)选拔的优秀人才,将与省级文化特派员们形成合力,大力推进乡村振兴。
“以这样一种见面会的形式,与省级专家们一起交流探讨,感觉收获很大,也为我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市级文化特派员、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教授高岩将要入驻的是普陀东极村,她表示接下来会深入到乡村文化建设当中,了解乡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帮助他们提高精神文化的素养。
下一步,我市将积极整合部门单位各项资源,建立高效的联动协作机制,搭好省市县三级文化特派员的交流、沟通、合作桥梁,在讲好文化特派员故事的同时,进一步展示文化特派员风采,努力打造文化特派员工作的优质项目、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