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深入实施共治警务 共绘平安新“枫”景
李琰 顾浩祯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5月16日 第 05 版 )
民警联合社区志愿者开展防范养老诈骗宣传活动
□李琰/文 顾浩祯/摄
“我和老婆吵架了,她情绪很激动地冲出门,1小时了都还没回家!”日前,定海卫海公寓小区外,心急火燎的一男子与正在巡逻的“海山义警”钟耿平撞了个满怀。接到求助的义警们第一时间联系派出所,并立刻在周边仔细寻找。23分钟后,在海滨公园独自生闷气的女子被找到。
整个过程中没有出动大量的警力,有的只是尽职尽责的“海山义警”,凭借他们对周围环境的熟悉、对求助夫妻的共情,以及对这个“头衔”发自内心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如今定海‘平安共同体’不再是单方面的民警指导群众,而是打通群众积极协助民警的双向通道。”定海公安局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海上枫桥经验”,持续深化“六我”行动,以“专业+机制+大数据”为支撑,倾力打造“13459”共治警务体系,全力推动“资源共享、风险共防、责任共担、平安共创”的基层警务共同体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建强共治中心,夯实平安支点
2月29日,市民李女士专程送锦旗到“芙蓉共治中心”,感谢民警迅速出击、连夜蹲守,一举抓获嫌疑人并为其追回被盗现金1700元;3月12日,张家弄小区发生一起新老居民邻里纠纷案,经警民多次协调,两家人握手言和,并一起定制锦旗送到“芙蓉共治中心”……一面面鲜红的锦旗,饱含了群众对人民警察的赞誉褒奖,也彰显着定海公安倾力打造共治警务的初步成效。
近年来,定海公安充分发挥警务站前沿阵地作用,以老城区芙蓉古街为试点,创新打造集服务、宣传、预警、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芙蓉洲路联勤警务站“共治中心”,落实公安、市场监管、司法、社区、行业协会等力量常态、按需入驻,推动形成“部门联治、义警协治、居民自治”的三方共治合力,研究推出“需求、资源、项目、认领”四大清单,切实将联建联动转变为共管共治。
连成片的矮旧老房、鳞次栉比的店铺、摩肩接踵的人流,汇聚成只属于芙蓉洲路的独特印记。“房多、人多、事儿多,算是对这个辖区最精简的概括。”东管庙社区负责人黄海红说,自“共治中心”运行以来,大家齐心协力将矛盾纠纷掐灭在苗头阶段,安全隐患第一时间消除,构建起具有当地特色的“同舟共治·有你定好”和谐警民关系。
“堵的路,通了。”“悬在心头的事,解决了。”……辖区人居环境全面提升,矛盾纠纷、各类警情明显减少,小区和谐度越来越高,这些都是芙蓉古街片区居民这两个月来最切身的感受。
坚持专群共治,淬炼平安精兵
东海渔嫂、反诈联盟、七彩哨队……一大批活跃在定海的“平安守护者”队伍,如今有了统一的新身份——“海山义警”。
为进一步发挥辖区群众“人熟、地熟、情况熟”的本土优势,定海治安管理大队以“海山义警”品牌建设为载体,围绕警格、网格、城管格、保安格“四格融合”,全量梳理辖区现有平安类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高标准建实楼道、网格、小区、社区、街道五级双向沟通闭环机制,制定出台责任捆绑、保障奖励等九项工作职责,全面激发群防群治干事创业的活力和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工作的积极性。
前不久,辖区一名80多岁的老人走失,民警将老人信息发到“海山义警”微信群中,利用快递、外卖员“移动探头”的优势,请他们在接送单途中多加留心,协助寻人。10分钟后,骑手张勇发来图片——在蟠洋山路一角落发现走失老人。“稍等片刻,你的外卖小哥可能正在拯救世界。”自今年定海实施共治警务以来,这已经不仅仅是一句玩笑话。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目前,“海山义警”广泛带动企事业保安、志愿者、个体工商户、场所人员等各类群防群治力量2800余人,积极配合民警开展治安巡逻、法制宣传、护校安园等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800余人次,参与安保活动5场300余人次,调处矛盾纠纷60余起,制止违法犯罪12起。
强化数据赋能,筑牢平安防线
向科技借力,是定海深入实施共治警务的又一大法宝。今年,定海公安紧紧围绕“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总体部署,以“公安大脑”建设为依托,将数字科技最大限度赋能基层警务,扎实推进共治警务“强基”工程。
在城东,安防体验馆、古城“星”推官、“一哨联办”系统等词汇被群众口口相传;在金塘,“点上覆盖,面上成网,外围成圈”的无感智防体系,实现闭环管理“智能化”“科技化”;在干石览,结合“智慧村务”应用场景建设,实现对景区客流热点“潮汐分析”、警情一键报警“秒级响应”……
“目前,我们还打造了‘数字孪生’应用,推进人、物、单位、行业等要素在空间聚合,形成防控治理‘超级地图’,为科学评估辖区风险隐患提供数据支撑。”定海治安管理大队民警赵海峰介绍,该应用通过搭建动态分析模型,内嵌实时警情、巡逻防控、监控力量等功能模块,实现社会面治安态势“一屏集中、一图展示、一网统管”。
下一步,定海公安将联合中国移动定海分公司共同打造“AI警民共治平台”,科学设置“我要报警”“执法投诉”“意见建议”等栏目,并在辖区警务群、网格群、行业群、小区群等相关微信群中,嵌入虚拟AI警官账号,通过文字或语音对话的方式,全天候实时回复群众咨询,形成“警民合作、协同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