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公安政务服务提档再升级
刘宇翔 刘鑫 李圆洁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5月09日 第 04 版 )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专班工作人员在为群众提供服务
□刘宇翔 刘鑫/文 李圆洁/摄
今年以来,普陀区公安分局紧紧围绕服务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海岛共富”警务,聚焦群众所需、企业所盼,统筹配置优质服务资源,坚持“打包办”“兜底办”“高效办”,推进公安政务服务从“便利化”到“增值化”,真正用“服务指数”提升群众“满意指数”,倾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涉企服务打包办
“真方便,一开始还担心海岛交通不便,跑手续要耽误时间,没想到足不出岛,在民警的帮助下,在线上就可以完成民爆物品购买运输审批手续。”近日,刚刚完成爆破作业的金钵盂岛二期工地平整项目的相关负责任人陈柯全感叹道。这得益于普陀公安推出的公安涉企服务“一类事”清单。除此之外,在涉企人员出入境、涉企法律服务等多项业务事项方面,也实施增值服务,最大限度为企业提供便利。
“企”有所盼,“警”有所应。普陀公安还组建由公安、环保、不动产、税务等部门业务骨干组成的涉企服务专班,聚焦金钵盂临港产业园、六横公路大桥等项目建设,升级优化“驻企服务站”,全面定制涵盖业务办理、法律咨询、宣传防范等“清单式”增值服务48件,通过民生“面对面”“民情工单”等形式,开展公安涉企服务“一类事”打包办。年内,累计开展进企服务56次,惠及员工2300余人。
“疑难杂症”兜底办
无户口的人员如何把户口落在福利院集体户?这是普陀公安“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不久前接到的一笔业务。
了解情况后,窗口工作人员忙活起来了,通过多番努力,终于完成材料搜集调查工作,最后成功将该人员户口落户在福利院集体户。
年初以来,普陀公安窗口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在7个派出所窗口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热线,组织骨干力量重点解决一些“疑难杂症”,为企业群众提供“兜底”服务。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和反映热线,主要受理企业、群众通过线上或线下依法依规提交全部法定申请材料后,在规定时限内未受理或未办结的事项;符合受理条件到窗口未能办成的事项;办事过程中慢作为、不作为等问题。“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反映热线是普陀公安服务提档升级,促进各项事件完美结办的其中一环。设立以来,已完成相关业务6笔,群众办件满意度100%。
“民生事项”高效办
涉民商事诉讼常常遇到因起诉人信息不全申请立案“空跑”“多跑”难题。今年以来,普陀公安聚焦企业群众办事需求,联合普陀区人民法院创新建立涉民商事诉讼被告身份信息协查工作机制,全力保障群众、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机制建立以来,已协查人员71人次,涉及案件标的335万余元,群众诉累率下降87.5%。
普陀公安还通过升级“网办中心”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通办”服务举措,全力保障辖区群众和企业职工入户入学、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实际需求,切实做到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特事特办机制,开通人才落户“快速通道”,开辟居住证、居民身份证“绿色通道”,特别是通过优化身份证补换、户口申报、户口迁移等“跨省通办”系列举措,打破了困扰已久的地域阻隔,让“回家办”到“就地办”,切实解决了“多跑路”“折返跑”难题。年内,累计办理跨省业务1562起,同比上升96.8%。
此外,还积极推动“普惠帮2.0”模式,提供“随心办”增值化服务。工作人员主动衔接民政、社保、医保等,通过政务服务综合体前移服务窗口,依托驻点服务、远程视频服务、容缺服务、上门服务、便民点代办服务等,实现偏远小岛帮办服务全覆盖。